近日,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在一场非公开的分析师会议上,就接班人问题给出了幽默而深刻的回答,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为什么这个问题年复一年地被提及?你问过董明珠女士吗?”方洪波笑着反问,随即表示,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认知能力可能会退化,导致自己变得令人讨厌,但自己却浑然不知,甚至误以为大家依然喜欢。他坚定地表示,自己绝不会让这一天到来,并透露已有六至七位潜在的接班人选,但目前还不能公开,连大股东都尚未告知。
方洪波的这番言论,不仅巧妙地回应了关于接班人的长期追问,还微妙地映射了竞争对手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持续活跃与接班人问题的不确定性。与此同时,他也向外界传达了美的集团对于平稳过渡领导层的决心。
方洪波的职业经历堪称中国职业经理人的典范。从安徽铜陵的一个小山村走出,他成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后,他进入二汽工作。1992年,他南下顺德,凭借一篇《美的舰长何享健》的内刊文章,赢得了美的集团创始人何享健的青睐,从此踏上了职业经理人的快车道,从编辑一步步晋升为广告科长、销售总经理,最终在2012年接掌了这个千亿级的企业帝国。
在他接手的2012年,美的集团的营收仅为格力电器的七成,利润更是不足其一半。但在接下来的12年里,他果断砍掉了冗余的产品线,推动了多次海外并购,将美的的营收从1027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071亿元,反超格力电器近一倍,市值也实现了大幅反超。
何享健曾高度评价方洪波“年轻、高学历、业绩有目共睹”,而方洪波则以“职业经理人必须承受寂寞”来自省,他在美的集团内部建立了一套去人情化的管理体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接班人,方洪波提到了包括48岁的王建国(智能家居总裁)、46岁的管金伟(楼宇科技总裁)、39岁的赵磊(家用空调总裁)等在内的多位高管,以及副总裁兼CFO钟铮(43岁)、副总裁李国林(48岁)、副总裁兼CPO赵文心(42岁)等。这些年薪千万的高管各自负责数百亿的业务,形成了美的集团“去中心化”的接班梯队。
相比之下,格力电器虽然刚刚提拔了48岁的张伟担任总裁,但董明珠依然牢牢掌控着战略方向。她此前曾高调宣传的“接班候选人”最终也未能如愿,而新的预备人选也尚未经受市场的检验。美的集团的从容与格力电器的“强人治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美的集团的接班计划建立在“去个人英雄主义”的制度化传承之上。何享健家族持股28.74%,但始终放权;方洪波虽然仅持股1.53%,却能主导企业的战略方向。这种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模式,使得美的集团能够在数字化转型和全球化竞争中占据先机。
美的集团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仅为45岁,70后占比超过八成,这样的人才储备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方洪波的幽默回答不仅撕开了中国家电行业权力交接的帷幕,更展示了美的集团制度化交棒的成功实践。真正的企业传承,不在于某个人的不可替代,而在于系统能否持续孕育新的领航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