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迎来了一波积极的行情,5月12日,三大指数携手攀升,其中创业板表现尤为抢眼,涨幅超过了2%。港股市场同样呈现出向好趋势,恒生指数开盘即高开316点,并在日内一度上涨至368点。恒生科技指数也表现不俗,报收于5279点,较前一日上涨99点。
在具体板块方面,科网股普遍上扬,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联想集团的股价涨幅超过了4%,而京东集团、百度集团、哔哩哔哩、快手以及腾讯控股等知名企业,股价也均有超过2%的增长。然而,在这一片涨势之中,小米集团却显得格格不入,其股价出现了逆势下跌。
截至发稿,小米集团的股价已经跌至49.6港元,跌幅超过3%,并且再次跌破了50港元大关。这一跌幅使得小米集团的市值约为1.29万亿港元,按当前汇率计算,折合人民币约为1.2万亿元。回溯至今年3月,小米的股价还曾逼近60港元,总市值高达1.47万亿港元,与之相比,当前的市值已有所缩水。
小米集团股价的下跌,或许与其近期遭遇的一系列负面舆论有关。据悉,小米汽车为小米SU7 Ultra推送的更新版本中,对“排位模式”功能添加了新的解锁条件,这一变动引发了部分用户的不满。面对用户的反馈,小米官方于5月7日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已经暂停了该版本的推送,并承诺对于已经升级的少量用户,将在下一个版本更新中解决问题。目前,小米汽车已经着手进行新版本的开发和测试工作,预计整个过程需要4-8周的时间。
小米SU7 Ultra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问题也引发了车主们的关注。有车主发现,该前舱盖在实际使用中无法通风,因此要求小米官方提供退款或换车服务。对于这一问题,小米官方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提供限时改配服务,用户可以选择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经提车或无法改配的用户,将赠送2万积分作为补偿。然而,小米并未开启退车通道,这一决定或许难以满足部分车主的期望。
面对这一系列的挑战,小米集团的董事长雷军在5月10日发表了一篇文章,感慨道:“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这句话不仅透露出雷军对当前形势的严峻认识,也反映了小米集团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