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互联网巨头百度再次陷入舆论风波,起因是用户在使用百度地图时发现,导航界面车道上竟然出现了“累了困了,喝东鹏特饮”的广告语,甚至伴有虚拟广告牌图像,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发酵。
社交媒体上,网友们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表示惊讶于广告的新形式,有人则质疑百度此举是否违反了《广告法》中关于不妨碍公共秩序的规定,更有众多网友批评百度将用户安全置于商业利益之后。百度尚未对此事做出公开回应。
回顾百度近年来的“翻车史”,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高管家属参与网暴事件,到公关副总裁的“霸总式”言论,再到魏则西事件、深夜推广赌博网站、高考志愿填报风波等,百度多次陷入负面舆论,品牌形象严重受损。
此次广告事件,不仅再次将百度推至风口浪尖,也暴露出百度在广告投放与用户权益之间的平衡难题,以及作为BAT“老大哥”所面临的沉重压力。近年来,百度的业绩并不乐观,尤其是其在线营销收入连续下滑,广告营销业务遭遇小红书、抖音、快手等新兴平台的分流,导致基本面负重承压。
尽管如此,百度仍在努力寻找新的增长点。百度智能云是近年来的一大亮点,其营收在2024年同比增长26%,AI相关收入更是大增近3倍。然而,与早先的高增速相比,百度智能云现在已出现明显降速,且面临来自DeepSeek等新锐势力的竞争压力。
今年初,百度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因DeepSeek而起的争论,更是凸显了百度在AI领域的尴尬处境。百度一直以国内百模大战第一人的身份自居,但DeepSeek的火爆让百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百度在AI领域的领先性被削弱,甚至开始质疑自身的AI战略。
在近期财报电话会上,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从DeepSeek的成功中认识到,将最优秀的模型开源能够极大地促进应用。这一转变显示出百度在AI战略上的调整,但能否为百度争取到一张通向未来的“船票”,仍是一个未知数。
百度在AI领域的探索并未停止,近期在Create2025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宣布发布了一系列新的AI应用,包括文心大模型4.5 Turbo、深度思考模型X1 Turbo等,覆盖AI数字人、代码智能体、多智能体协作等热门赛道。然而,这些新产品能否在市场上掀起波澜,仍需拭目以待。
当下,百度面临着主业不振、新业难撑的困境,再加上声誉的一再受损,李彦宏面临的挑战可谓史无前例。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如何在用户权益与商业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将是百度未来需要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