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重启开源战略,能否稳住AI市场领先地位?

   时间:2025-08-07 08:47 来源:天脉网作者:顾雨柔

在人工智能领域,一场关于开源与闭源的较量正悄然上演,而此次的主角是全球知名的人工智能公司OpenAI。

近期,OpenAI宣布了两项重大决定,重新踏入了开源的浪潮之中。8月5日,该公司推出了两款全新的开源模型——gpt-oss-120b和gpt-oss-20b,分别针对云端高推理和边缘低延迟的应用场景。这一举动距离其上一次开源GPT-2模型已经过去了数年之久。

自2015年成立以来,OpenAI一直以其前沿的技术和创新理念引领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尤其是2022年11月推出的ChatGPT,凭借其强大的对话、编程和内容创作能力,迅速风靡全球,成为互联网历史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产品之一。截至今年八月,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已突破7亿,日均消息量超过30亿条,付费用户数也实现了显著增长。

然而,在消费级市场风光无限的同时,OpenAI在企业级市场却面临着来自Anthropic和谷歌等竞争对手的严峻挑战。为了巩固其市场地位,OpenAI开始重新审视其开源策略。

回顾历史,OpenAI在成立初期曾积极拥抱开源理念,先后发布了GPT-1和GPT-2模型。然而,自2020年GPT-3以论文形式发布后,OpenAI逐渐转向了闭源路线,这一转变引发了外界的广泛争议。尽管公司首席执行官山姆·奥特曼解释称,闭源是为了确保人工智能的安全,但这一做法仍被部分人士批评为背离了“造福全人类”的初衷。

今年,中国AI创业公司DeepSeek的崛起再次将开源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DeepSeek推出的开源模型DeepSeek R1引发了全球AI产业的高度关注,甚至让奥特曼在公开场合承认OpenAI在开源问题上“站在了历史的错误一边”。

在此背景下,OpenAI决定推出两款全新的开源模型,以应对来自全球的竞争压力。据介绍,gpt-oss-120b和gpt-oss-20b均采用先进的Transformer架构,并运用了专家混合技术来优化性能。其中,gpt-oss-120b专为生产环境和通用应用设计,能够在单个英伟达专业数据中心GPU上运行;而gpt-oss-20b则更侧重于本地化和专业化使用场景,对硬件要求较低。

这两款开源模型一经发布,便引发了全球AI开发者的热烈反响。在知名AI开源社区Hugging Face上,两款模型的下载量激增,以至于该社区的首席技术官不得不公开请求大家不要急于第一时间下载,以免服务器崩溃。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OpenAI此次开源并未包括训练数据和完整训练代码。这一做法被部分行业人士视为OpenAI维护自身优势的重要手段。因为训练数据和完整训练代码是其核心资产,一旦开源,可能会被竞争对手利用来快速提升模型性能。

尽管如此,OpenAI的开源举措仍然被视为其在全球市场扩大影响力的重要一步。近一年来,开源模型的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张,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开始使用、部署和二次训练开源模型。对于OpenAI来说,通过开源策略吸引全球开发者的关注和参与,将有助于其模型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OpenAI还与亚马逊AWS等云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使得其开源模型能够在更广泛的平台上得到应用。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模型的可用性,还为OpenAI带来了更多的商业机会。

随着开源模型的兴起,全球AI产业的竞争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开始参与到全球开源模型竞速中,与国际巨头展开激烈竞争。在这种背景下,OpenAI的开源举措无疑将加剧这一竞争态势。

尽管如此,业内普遍认为,开源与闭源并非非此即彼的选择题。未来,AI巨头将更多采取开源闭源两手抓的模式,以平衡技术创新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关系。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