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岩画,一幅跨越万年的文化长卷,静静诉说着我国北方远古人类的生活片段与艺术追求。这些岩画,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记录了大约3000至10000年前的生活场景、多样图案及抽象符号,为研究该地区乃至更广泛的历史、生态及物质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2002年,宁夏自治区在银川市正式成立了贺兰山岩画管理处。二十多年来,管理处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包括实施抢救性保护工程、进行区域测绘和数字化留存、加固危岩体、安装安防监控系统和围网等,力求最大限度地延长岩画的“生命”,让这份古老的文化遗产继续闪耀光芒。
贺兰山岩画景区内,“太阳神”岩画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标志性景点。这幅岩画通过无人机镜头展现出震撼人心的力量,仿佛穿越时空,与远古先民对话。
景区内,为了方便游客寻找岩画,设置了红色标识点。这些标识点既不会对石质和文物造成损害,又能让游客轻松找到每一处岩画,感受历史的厚重。
在贺兰山岩画遗址区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年度复查工作。他们运用无人机等技术手段,对岩画进行全面细致的记录与检查,确保每一处岩画都得到妥善保护。
贺兰山岩画管理处还积极推进数字化保护工作。他们利用电子线描图等技术手段,将实景岩画图像转化为数字化资料,存入岩画信息资料库,便于日后查阅与研究。这一举措不仅提高了保护效率,也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
在银川世界岩画馆,游客们可以近距离观赏到贺兰山岩画的数字拓片及多源数据管理平台。通过高精度扫描和建模技术,游客只需轻点鼠标,便能领略到贺兰口的整体风貌和个体岩画的精美细节。这些现代化手段不仅提升了游客的参观体验,也让贺兰山岩画的保护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