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艺术领域,有一位画家的名字如同桥梁,连接着东西方文化的深邃与辽阔,他就是管伟骏。出生于1956年上海的管伟骏,自幼便在这片海派文化浓厚的土地上,播下了艺术的种子。
管伟骏的艺术之旅始于上海,却不止于斯。1990年,他远赴比利时,就读于皇家美术学院,随后又在法国巴黎第八大学深造,获得硕士学位。这段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艺术视野,更为他将东西方艺术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比利时皇家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美术家协会会员等多重身份加持的艺术家,管伟骏的作品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包括比利时“瓦隆尼国际艺术大奖赛”国际金奖、法国“尼斯国际艺术大奖赛”一等奖等。他的作品不仅在欧洲多国举办过个展,还被比利时皇家收藏,成为中西方艺术交流的佳话。
管伟骏的艺术创作,是一场对材料语言的革命性探索。他将西方油彩与东方水墨巧妙融合,创造出独特的“意象油画”。在他的画布上,油彩的浓郁被解构、稀释,幻化成水墨般的氤氲气韵;而传统油画中鲜见的“留白”,则被他赋予了深邃的哲学意味,成为画面呼吸的虚空。
他的意象世界,是一场精心构建的视觉诗学。管伟骏的作品拒绝复制现实,而是提炼物象为情感的意象符号。在他的笔下,一池残荷隐喻时间的流逝,灰墙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迷蒙山色化作心灵的远眺。这种“不似之似”的美学实践,不仅让他的作品充满了东方韵味,更在当代油画中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管伟骏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东方哲学的深层脉动。他对“空寂”“幽远”意境的营造,与禅宗“空纳万境”的宇宙观不谋而合。画面中的物象与虚空相生相成,正是老子“有无相生”哲学命题的视觉呈现。这种东方性并非简单的符号挪用,而是如盐入水般融入油彩之中,使观众在欣赏时能感受到超越时空的静穆感。
在全球化的今天,管伟骏以其独特的“意象油画”实践,为“油画民族化”这一命题提供了宝贵的探索。他的艺术不仅展现了东方文化基因在西方艺术载体中的焕发,更是中华美学精神在当代世界艺术版图上的一次自信发声。管伟骏,这位在色彩与光影中虔诚朝圣的艺术家,正用他的画笔,书写着东西方艺术深度共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