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商家的心声:小本经营的辛酸与期望
在商海浮沉数十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商家近日以一封家书的形式,吐露了自己对于小本生意的心路历程与对孩子的殷切期望。这位商家表示,自己从事门窗行业多年,却深感其中的不易与无奈。
他提到,门窗行业缺乏统一标准,客户对于细节的要求往往难以完全满足。就像去饭馆吃面,每次的味道都可能有所不同,门窗的缝隙宽窄也是如此。然而,这种微小的差异却常常引来客户的不满和挑剔,让他倍感压力。
更令他头疼的是,拖欠款项、扣款、缓付等问题层出不穷。他的记账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欠款信息,许多客户的手机号甚至已经更换多次,走在街上都认不出来了。他感叹道:“干三处,有一处要不来,三处都白做了。”
对于子辈承父业,这位商家表示并不看好。他认为,这个行业既无名气,利润又微薄,做下去毫无意义。他回忆起高考分数揭晓后,孩子们愁眉苦脸的样子,坦言自己也正在苦苦挣扎。
他鼓励孩子们要努力学习,因为知识虽然不能改变命运,但能让人心情愉悦地生存。他对比了坐在办公室的人和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状态,指出即使是年度收入,底层劳动者也难以与前者相比。他提到自主创业的高潮已经过去,线上线下价格透明,想要多赚钱已经变得越来越难。
这位商家以个体经营者的视角阐述了以上观点,并表示这是作为父亲的责任和义务,希望孩子能够听取他的建议。他坦言,自己无法保证孩子能够顺利“上车”,但他会尽力为孩子提供指导和支持。
据悉,这位商家曾是一位70后诗人,生于宁夏吴忠市,回族。他办过公司,做过生意,业余爱好文学创作,作品曾在国内外多家诗歌平台及官方媒体发表。他的这番心声,或许能给正在奋斗中的年轻人一些启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