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与枫树苗:一段因树而起的爱恨情仇

   时间:2025-07-14 13:53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艺术的殿堂里,一段纠葛的情感故事悄然上演,主角是著名画家徐悲鸿与他的妻子蒋碧薇,以及一位才华横溢的女学生孙多慈。

1932年,徐悲鸿满怀期待地从上海返家,渴望与家人共享温馨时光。然而,推开家门的瞬间,他愕然发现,自己精心培育多年的十棵枫树苗已被连根拔起,庭院空荡,只余一地狼藉。愤怒之下,徐悲鸿提出了离婚,并提出以140幅名画及100万元现金作为补偿,希望与蒋碧薇和平分手。

不久后,徐悲鸿乔迁新居,一位学生为了表示祝贺,赠送了他十多株红枫树苗。徐悲鸿将这些树苗视为新生活的象征,亲自栽种并悉心照料。每当春风拂过,树苗摇曳生姿,承载着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次年春天,枫树苗茁壮成长,绿意盎然,徐悲鸿常伫立窗前,凝望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然而,好景不长,当他再次离家归来,眼前的景象却令他心如刀绞:庭院中的枫树已荡然无存,只留下干枯的土坑和残破的树根。

蒋碧薇从背后走出,淡然表示,这些枫树与家中风格不符,因此被铲除。徐悲鸿愤怒难抑,却仍保持着冷静。他走进画室,挥毫泼墨,写下“无枫堂”三个大字,笔力遒劲,寓意深远。随后,他在角落轻轻盖上“大慈大悲”的印章,这枚印章背后,藏着他对孙多慈的复杂情感。

时光回溯至1930年,年仅17岁的孙多慈拜入徐悲鸿门下,其艺术天赋备受赞赏。徐悲鸿常在公开场合称赞她,甚至邀请她到家中做模特。蒋碧薇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徐悲鸿画中的秘密——“台城月夜”,画中景象透露出他对孙多慈的深情,让蒋碧薇心生寒意。

蒋碧薇深感不安,决心捍卫婚姻。她质疑孙多慈的学业成绩,试图阻止她升学;得知孙多慈有意留学后,又通过关系取消了她的奖学金。然而,这些举动并未挽回徐悲鸿的心,反而加剧了两人的矛盾。

1932年,孙多慈为了祝贺徐悲鸿乔迁之喜,赠送了十多株枫树苗。然而,这些树苗却再次触动了蒋碧薇的敏感神经。在徐悲鸿外出期间,她将树苗全部铲除。徐悲鸿得知后,彻底心灰意冷,将住所命名为“无枫堂”,象征着他与蒋碧薇关系的彻底决裂。

蒋碧薇的极端手段并未奏效,反而激发了徐悲鸿与孙多慈之间更加坚定的情感。徐悲鸿开始在公开场合与孙多慈共同出现,两人定制了刻有“悲”与“慈”字的戒指,象征着他们的“慈悲之恋”。他还在画作上公开使用“大慈大悲”印章,向蒋碧薇宣告自己与孙多慈的关系。最终,徐悲鸿提出离婚,并满足了蒋碧薇提出的赔偿要求,结束了这段纠葛的婚姻。

然而,孙多慈的父亲强烈反对他们的婚事,这段情感故事最终以遗憾收场。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