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的中国艺术长河中,花鸟画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传承千年的瑰宝。而在当代,一位年仅23岁的女画家杨其菁,正以她的笔墨,为这一传统艺术形式注入新的活力。
自幼生活在文化底蕴深厚的郑州,杨其菁在父母的熏陶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的眼中仿佛总是带着一抹温柔的好奇,能够捕捉到自然界中最细微的美好。小学时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在画展上画出的一只灵动小鸟,成为了她艺术之路的起点。
进入信阳师范学院美术系后,杨其菁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绘画的世界。在同龄人追逐潮流的时候,她却选择沉浸在宋元古画的韵味中,揣摩墨色的浓淡变化,练习线条的流转。周末,她常常带着画板,穿梭在大别山与桐柏山之间,寻找灵感,磨砺技艺。这份对艺术的执着和热爱,让她的笔墨逐渐有了生命,笔下的花鸟也愈发显得生动灵性。
在艺术的道路上,杨其菁有幸遇到了恩师姚焕刚。作为河南乃至中国山水画界的典范人物,姚焕刚的创作理念“师古而不泥古”深深影响了杨其菁。在姚焕刚的指导下,她学会了在传统水墨中注入时代精神,让作品既有古典的雅致,又不失现代的活力。
杨其菁的才华很快得到了认可,多次荣获校级艺术创作奖项,作品也被选入校美术馆年度优秀作品展。2023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国美术学院深造,师从国内知名艺术家吴静初、胡进曦等,进一步探索国画创作的当代性表达。
在中国美院的学习让杨其菁对“写意”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她明白,写意花鸟并非只是技法的堆砌,而是需要用心去感受花鸟的性情,再以笔墨替它们言说。这种物我交融的静谧与喜悦,在她的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除了艺术创作,杨其菁还积极投身于艺术教育事业。作为杨梅红艺术教育集团的高级美术讲师,她用自己的热情和才华,激发着更多孩子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她的教学风格充满激情与活力,就像她对待自己的创作一样认真负责。
在杨其菁的工作室墙上,挂着一幅未完成的写意小品。几笔淡墨勾勒的枝头,一只小鸟昂首向天,羽翼虽未丰满,但眼神却坚定而澄澈。这正如她本人一样,虽然年轻,但已经在艺术的道路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未来,她将继续以笔墨为舟,探索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以教育为桥,传递艺术与生命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