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575分遭扫地出门,家庭教育缺失的究竟是什么?

   时间:2025-07-14 09:53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湖南一高考生因沉迷手机引家庭纷争,575分成绩成导火索

据了解,小凯对手机产生了过度依赖,这成为了他与父母关系紧张的源头。小凯在采访中透露,父母对他的期望极高,要求他必须考上985高校,否则就不支持他继续读大学。这种高压政策让小凯感到压抑和迷茫,尤其是在高考结束后,看到其他同学的兴奋与欢呼,他内心却充满了困惑。

小凯表示,父母在教育方式上显得过于极端和封建,用严厉的手段迫使他屈服。他感到自己在家庭中像是一个被压迫者,与父母的关系逐渐演变为二元对立。小凯还提到,高考后他与父母的交流几乎为零,甚至父母为了防止他与外界联系,采取了极端措施,如打开空调耗尽电力。

然而,从小凯父母的视角来看,他们同样感到委屈和无奈。为了孩子的教育,他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跨城照顾和陪伴。小凯的父母指出,小凯在学校期间缺乏自律,经常缺席早晚自习,成绩也因此下滑。尽管他们给出了三个选择,并愿意提供经济支持,但小凯的行为让他们感到失望和愤怒。

手机在这场家庭纷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小凯在高一时期要求购买手机,并为此写下了保证书。然而,到了高二,他开始沉迷于手机游戏,成绩一落千丈。尽管父母多次管教,但效果不佳。然而,将手机视为问题的根源显然是片面的。手机作为通讯工具,在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关键在于如何合理使用。

在这起事件中,沟通缺失成为了关键所在。小凯在采访中多次用“他们”来指代父母,这反映出他与父母之间缺乏亲密和有效的沟通。异地求学和父母忙于工作的现实,使得亲子关系逐渐疏远,最终演变成了“熟悉的陌生人”。

家庭教育专家指出,真诚有效的沟通是维系良好亲子关系的基石。无论是讲道理、发脾气还是刻意感动,都不是有效的教育方法。相反,共情关注、充分交流和轮流谈话的“3T原则”更能促进亲子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孩子与父母不是敌人,而是应该携手共进的伙伴。因此,保持真诚有效的沟通,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