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的高考录取季节,总有一部分考生因为各种原因未能如愿被心仪的大学录取。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大学梦就此破灭,因为还有征集志愿这一“救命稻草”。
征集志愿,俗称“补录”,是指在高考某一批次录取结束后,部分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会公布剩余名额,供未被录取的考生再次选择填报。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三种情况:一是报考人数不足;二是部分考生虽被投档但因不服从调剂等原因被退档;三是少数高校临时增加招生计划。
近年来,广东地区的补录政策有所波动。从2019年至2022年,本科批补录一直未降分,而专科批补录则通常降分20至40分。2023年情况略有不同,本科批首次补录未降分,但第二次补录时,物理类和历史类均降了5分。到了2024年,本科批两次补录均出现降分,且降分幅度较大,历史类降了13分,物理类降了4分,这意味着更多原本未达到本科线的考生有了上本科的机会。
针对考生们的一些疑问,教育部门给出了详细解答。例如,已填报专科批志愿的考生仍可参加本科批的补录,只要分数达到本科批补录资格线。但需注意,一旦被本科批补录成功,专科批志愿将自动作废。反之,若本科批补录未被录取,则不影响后续专科批的投档和录取。
有些考生会疑惑,为何自己填报了某所学校却未被录取,而该校又出现在补录名单中。这主要是因为部分考生虽被投档至该校,但因不满足专业调剂、身体条件或单科成绩要求而被退档,从而空出了名额。
关于补录的难度和成功率,这取决于多种因素。以2024年广东省为例,本科提前批、本科批以及专科批均进行了补录。其中,本科提前批补录涉及军检院校和非军检院校,均要求考生达到一定分数线且通过相关考核。本科批第一次和第二次补录也设定了不同的分数线,涵盖多个类别。
值得注意的是,一旦考生被任何批次的任何学校正式录取,其高考录取流程即告结束,无法再参加补录或其他批次的录取。补录的投档和录取流程通常很快,一般在填报结束并完成投档后的一到两天内即可查询到结果。
对于补录不成功的考生来说,他们原来填报的志愿依然有效,可以继续参加后续批次的正常录取。因此,即使补录失败,考生们也无需过于担心,仍有其他机会实现自己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