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考失利,家长如何携手孩子共渡难关
在高考这一人生重要关卡后,不少考生面临着成绩的起伏与挑战。近日,一位家长向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助理殷飞副教授求助,表达了对孩子高考失利后沮丧情绪的担忧,并询问如何陪伴孩子积极面对这一挫折。
殷飞副教授首先对家长的同理心和包容心表示赞赏,并指出,尽管孩子未能取得理想成绩,但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是孩子走出阴霾的重要力量。他强调,面对挫败,家长的首要任务是共情孩子,耐心倾听其内心的懊恼、后悔与自责。
“当孩子情绪低落时,我们应允许并接纳这些情绪的存在,”殷飞副教授建议,“鼓励孩子以无害的方式表达压抑的情感,如哭泣或倾诉,这有助于他们从情绪低谷中逐渐走出。”家长的接纳与理解,能够为孩子提供强大的心理支持,引导他们开始理性思考。
在孩子的情绪逐步稳定后,殷飞副教授提出,家长应与孩子一起进行理性归因,回顾学习历程,分析产生挫折的原因。这不仅包括保持好习惯的重要性,也涉及学习状态不稳定及高考发挥不佳的具体因素。“只有敬畏原因,才能学会思考和总结,”他强调,“这有助于孩子以更客观全面的态度认识自我。”
面对现实,积极规划未来是殷飞副教授给出的第三个建议。他鼓励家长引导孩子将眼光放长远,不因一时的挫败而自暴自弃。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节点,未来仍有诸多学习和深造的机会。家长应鼓励孩子保持信心,勇敢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和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