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音勒芬:高尔夫服饰巨头面临挑战,父子档接力寻求突破
近年来,高尔夫服饰领域的佼佼者比音勒芬成为了市场关注的焦点。从上市初期的稳步增长到如今的股绩双困,这家企业经历了不少波折。特别是最近两个多月,比音勒芬的舆论热度持续不减,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故事的转折点出现在2024年。这一年,比音勒芬首次录得了上市以来的净利负增长,业绩出现了明显下滑。与此同时,公司股价也从巅峰时期的200亿市值跌至不足91亿元。面对这一困境,比音勒芬的创始人谢秉政及其儿子谢邕接棒后的表现备受瞩目。
在6月11日的股东大会上,谢秉政坦诚地表示了对股价下跌的无奈,并强调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有调整期。他指出,只要认真去钻研,还是能够走出困境。为了稳定投资者信心,比音勒芬在6月30日至7月4日期间,频频在互动平台上发声,回应了关于总部基地项目、利润分配方案、品牌高端化传播等多个问题。
然而,业绩的下滑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解决。从财务数据来看,比音勒芬的净利和毛利率均创下了近四年新低。2024年,公司营收虽然同比增长13.24%,但净利润却减少了14.28%。尤其是第四季度,净利大幅下滑,拖累了全年业绩。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市场推广投入增加所致。尽管短期利润受到影响,但此类投入旨在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
比音勒芬的核心用户群体主要是40岁以上的高收入人群,品牌忠诚度较高。然而,近年来高尔夫运动市场受到政策收紧、社会舆论转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市场规模出现下滑。同时,行业内竞争日益激烈,不仅有深耕多年的头部品牌,还有斐乐、迪桑特等跨界者的加入。这些因素都给比音勒芬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比音勒芬也在努力寻求突破。一方面,公司加大了品牌拓展和资源整合创新的力度。例如,2023年斥资7.2亿元收购了“CERRUTI 1881”和“KENT&CURWEN”两大国际奢侈品牌的全球商标所有权。然而,这一番拓展创新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收购的子品牌在2023年至2024年期间均出现了净亏损。
另一方面,比音勒芬也在年轻化转型上下了不少功夫。公司推出了高颜值、时尚潮流的女装系列,并邀请了众多女明星和KOL合作造势。然而,从存货规模的攀升来看,这些努力的效果并不明显。2024年,公司存货数量达到了518.67万件,存货规模高达9.51亿元。
在业务模式上,比音勒芬专注于附加值较高的业务链两端,即上游的研发、设计以及下游的品牌运营和销售渠道建设。这种轻资产运营策略有利于利润率表现和企业快速发展扩张。然而,这也导致了“重营销、轻研发”的争议。近年来,公司的销售费用逐年上升,而研发费用相对较少。这种投入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在技术创新、设计独特性等方面的竞争力。
面对诸多挑战,谢秉政和谢邕父子档接力寻求突破。在股东大会上,谢秉政表示对肯迪文品牌未来充满信心,并坚持主品牌转型和多品牌并进的策略。他强调团队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有打造出一支强大的团队,才能走得更远更久。为了提升品牌力、产品力和渠道力,比音勒芬计划投资不超过23亿元建设湾区时尚产业总部基地,并加速品牌高端化、专业化、年轻化传播。
尽管比音勒芬正在通过一系列改革来撕掉“中年商务风”标签,迎合市场代际更迭,但能否如愿破题、成为转型范本,仍需经受市场与时间的考验。谢秉政和谢邕接下来的成绩单将至关重要,他们能否带领比音勒芬走出困境,重拾辉煌,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