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众中国官网发布的一则专访将大众集团CEO奥博穆(Oliver Blume)推至舆论风口浪尖。专访源自《南德意志报》,话题聚焦于奥博穆兼任大众集团与保时捷CEO的争议。
自奥博穆接任大众集团CEO以来,关于他是否应同时掌舵两家公司的讨论便不绝于耳。此次专访,不仅是对其“双料CEO”身份的再次审视,也让公众窥见了这位企业领袖更为私人的一面。
尤其在大众集团和保时捷年度股东大会后,质疑之声愈发强烈。保时捷股东大会上,Deka投资的英戈·施皮希明确提出,奥博穆应放弃其中一个CEO职位,以避免治理结构中的利益冲突,他认为这“严重损害了公司声誉,并带来了巨大的财务损失”。此次股东大会,投资者的对抗态势明显,与以往个别发声截然不同。
奥博穆作为大众集团史上首位同时担任两家公司CEO的人物,其前任们如费迪南德·皮耶希、皮舍特里德、马丁·文德恩、马蒂亚斯·穆勒以及赫伯特·迪斯,均未有过此类兼任经历。尤其是穆勒,虽曾任职保时捷CEO,但在被提拔为大众集团CEO后,便卸任了保时捷的职位。
这一争议的根源,部分源自保时捷业绩与股价的下滑,以及大众集团尚未实现全面复苏的现状。保时捷自2022年9月IPO以来,虽开局强劲,但随后市场表现疲软,尤其是在中国市场。2025年一季度,保时捷全球交付量同比下降8%,中国市场跌幅更是高达42%,为2014年以来最大单季度跌幅。股价方面,与上市初期相比近乎腰斩。
面对质疑,奥博穆多次解释称,兼任两职是“过渡期的治理策略”,并不具有长期性。然而,其同时也在不同场合表示过打算长期保留这两个职务。奥博穆自2015年起出任保时捷CEO,是任职时间最长的保时捷CEO之一,且成功推动了保时捷的电动化战略落地。
但保时捷的转型危机在2024年显现,多个市场下行,营业利润率跌至14.1%。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强烈,股价持续波动。要求奥博穆放弃其中一个CEO职位的呼声日益高涨,股民和投资者认为,这样的治理结构不仅大众集团史上未有,整个德国也鲜有先例。
不仅外界对奥博穆的“双职身份”有争议,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内部也充满分歧。家族成员在权力意志、企业战略和代际目标上并不完全一致,部分成员更关注保时捷品牌的长期利润和独立性,而另一些成员则倾向于推动两个品牌的整合协同。
奥博穆则认为,“双职结构”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协同优势。他坚信,自己能够站在集团整体高度,整合两家公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技术共享,降低研发成本,提升效率。同时,也有助于统一大众集团与保时捷的发展战略,迅速做出决策,协调双方行动。
然而,随着两家公司业务运行日益复杂,部分保时捷系股东逐渐对奥博穆身兼双职的架构表示忧虑,担心这会影响保时捷品牌的独立性。IPO之后,保时捷品牌声誉与股东回报必须独立考量,他们认为奥博穆难以在资源配置与品牌塑造上给予保时捷足够重视。
在5月底的《南德意志报》采访中,奥博穆表示,自己并非不可替代,但对这两年半以来的工作成果非常满意。他认为,在这一阶段,自己身兼两职反而是一个巨大优势。他强调,在国际场合,规模非常关键,能够代表整个大众集团和保时捷进行谈判。同时,推行改革非常不易,作为集团掌门人同时也是一家强势品牌的负责人,他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可以推动那些“不讨喜”的议题。
尽管奥博穆对“双职结构”充满信心,但未来两年,尤其是大众在中国市场推出30款新车后,能否重现燃油车时代的辉煌,将成为投资人、股民和董事会重新评估其是否继续兼任两职的重要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