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城前董事长张亚东“限制出境”风波,绿城未来何去何从?

   时间:2025-07-03 16:03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绿城前董事长张亚东“限制出境”传闻引发热议

近日,一则关于绿城中国前董事长张亚东“限制出境”的消息不胫而走,迅速在业界掀起了轩然大波。这一事件发生在张亚东卸任董事长仅三个月之后,使得原本看似平常的高管变动瞬间变得扑朔迷离。

回顾今年3月27日,绿城中国突然宣布董事会主席张亚东因“工作安排”辞任,同时卸任的还有执行董事周长江。这一变动在当时就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而张亚东的离职更是让绿城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接替他的,是大股东中交集团代表刘成云,这一人事更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猜测和担忧。

张亚东,这位曾在体制内深耕多年的管理者,于2018年带着特殊使命踏入绿城。他试图在中交集团与宋卫平留下的江湖之间寻找平衡,并带领绿城攀上了销售额的高峰。然而,尽管他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却终究未能在权力的天平上顺利转身。他的离职,或许正是绿城内部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绿城的股权结构一直存在着矛盾。中交集团作为大股东,多年来试图将这家带有宋卫平个人烙印的房企纳入自己的体系,但始终难以完全渗透。董事会的明争暗斗、管理层的频繁更迭,早已成为业界公开的秘密。张亚东的尴尬处境,正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

随着张亚东被传“出事”,背后的绿城也站在了历史的转折点。接替他的刘成云,更具“中交底色”,中交的意图也很明显,就是加强内部控制力。而此时的房地产市场,依旧在寒冬中徘徊。在中交的控制下,绿城虽然保持着惊人的造血能力,却也因激进扩张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张亚东在绿城的岁月里,曾坦诚地揭示了公司的生存困境,并提出了“三年规划”。在他的领导下,绿城的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行业排名也稳步提升。然而,这些成绩终究未能掩盖权力天平下的暗流。张亚东的离职,或许意味着绿城内部的权力斗争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刘成云的上任,标志着中交集团对绿城中国管理控制权愈发强烈的诉求。这位职业生涯几乎与中交集团深度绑定的管理者,曾在振华重工展现出雷厉风行的管理风格,并迅速扭转了公司的颓势。中交集团显然期望刘成云能复制在振华重工的成功经验,对绿城进行全面整顿与革新。

在加强对绿城控制力的同时,中交集团旗下另一家上市地产平台中交地产的艰难处境也进一步凸显出加强地产板块管理的紧迫性。中交地产由盈转亏,甚至触发了退市风险警示,这无疑为中交集团敲响了警钟。刘成云出任绿城中国董事会主席,正是中交集团在这一背景下做出的关键决策。

2025年的地产寒冬里,绿城中国正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当张亚东被传“出事”的消息与中交集团强化控制权的动作同时浮现时,这家企业的命运轨迹便与时代阵痛交织在一起。它既是少数在行业冰期中保持造血能力的“幸存者”,又因激进扩张面临赌局。

绿城的激进扩张策略体现在持续高溢价拿地上。尽管楼市持续深度调整,绿城仍旧保持着相对激进的拿地政策。然而,这种激进扩张的代价正在显现。绿城的毛利率大幅下滑,资产减值亏损攀升,直接冲击了净利润表现。这种短期阵痛,本质上是绿城在为长期战略买单。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绿城的激进扩张无异于在钢丝上跳舞。一方面需要用持续拿地证明战略定力,另一方面又要承受利润缩水引发的信任危机。这种价值撕裂,正是房企在周期底部的典型困境。张亚东的离任和被传“限制出境”风波,绝非简单的管理层变动,而是绿城内部权力斗争和外部市场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