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巨头纷纷布局,能否打破英伟达AI芯片垄断格局?

   时间:2025-07-01 15:04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近期,科技界传来一则重大新闻,OpenAI在算力支持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首次引入谷歌的人工智能(AI)芯片,为其ChatGPT及其他产品提供动力。这一变动打破了OpenAI长期以来对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的高度依赖,标志着该AI巨头在芯片供应商多元化战略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据路透社报道,OpenAI此次租用谷歌的张量处理单元(TPU),是其首次实质性采用非英伟达芯片,也反映了OpenAI在寻求摆脱对投资方微软数据中心依赖方面的新动向。此前,OpenAI主要依赖微软和甲骨文提供的英伟达芯片进行模型训练与部署。

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分析指出,OpenAI此举可能推动谷歌TPU成为英伟达GPU的有力竞争者,特别是在性价比方面。然而,尽管OpenAI希望通过租用TPU降低推理成本,但谷歌并未向其提供最强大的TPU版本,这一限制表明谷歌最先进的TPU仍主要用于内部项目。

对于谷歌而言,此次合作正值其扩大自研TPU对外供货之际。此前,TPU多用于谷歌内部项目,但随着开始向外部客户开放,已吸引了包括苹果和美国AI初创企业Anthropic在内的多家科技公司的关注。这一合作不仅提升了谷歌在AI芯片市场的地位,也为其带来了更多商业机会。

当前,头部科技企业正通过自研芯片来加强对算力基础设施的控制权。亚马逊、超微半导体公司以及多家初创公司纷纷推出英伟达芯片的替代品,特别是在AI开发中的“推理”阶段。其中,亚马逊推出的基于新款Trainium 2芯片的计算服务备受好评,已吸引了包括苹果在内的潜在用户。

超威半导体公司也不甘落后,发布了将于2026年推出的MI350系列和MI400系列AI服务器芯片,并将这些产品与英伟达进行对比。超威半导体公司CEO苏姿丰表示,这些芯片将与英伟达的Blackwell系列芯片展开竞争。尽管超威半导体公司在争夺快速增长的AI芯片市场份额方面面临挑战,但苏姿丰坚信:“AI的未来将由整个行业的开放合作来塑造。”

然而,尽管科技巨头们纷纷投入巨资自研芯片以降低对英伟达的依赖,但英伟达的AI芯片在产业内仍保持着领先地位。加拿大科技媒体“Wccftech”报道指出,微软在颠覆英伟达AI主导地位方面遇到了困难,其首款自主研发的AI芯片“Braga”因性能不达预期而延期生产。初步性能评估报告显示,该芯片的性能还无法超越英伟达计划在2024年发布的Blackwell芯片。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