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家家户户的厨房里不再只是粽子的天下。一位美食爱好者分享了她的新尝试,去年在包粽子时历经磨难,今年她决定转换思路,利用外婆的古老秘方,制作了一款无需粽叶包裹的红豆糯米糕,不仅制作简便,还赢得了全家人的喜爱,连平时挑食的小侄子都赞不绝口。
这款糕点特别适合那些手艺不够精湛的家庭主妇们。制作所需的材料简单易得:300克圆糯米需要提前浸泡四小时,直至可以轻松碾碎;150克红豆则需浸泡至少五小时,最好过夜;红糖100克,根据个人口味可适量增减;一小勺猪油或黄油,若无可替换为玉米油,但切记避免使用菜籽油;还需准备一碗凉白开,以备不时之需。
在制作过程中,有几个小贴士需牢记。红豆不宜使用高压锅煮制,否则会变成豆沙,影响糕点的口感。糯米务必选择圆粒品种,长粒糯米蒸制后过于粘稠,不易切块。接下来是具体的制作步骤:
首先,煮红豆时有个小窍门。将泡好的红豆放入锅中,加冷水大火煮沸后立即关火,倒掉第一遍煮出的“苦水”,以去除豆腥味。重新加水没过红豆两指,中火煮40分钟,煮至红豆用手指一捏即碎,但仍保持完整豆皮。
接着是熬豆沙的环节。将煮好的红豆连同汤汁倒入炒锅,加入红糖,小火慢熬。在熬煮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并轻轻按压红豆,保留三分之一的红豆颗粒,其余部分压成带颗粒的豆沙。当铲子划过豆沙,纹路能在三秒内不消失时,即可关火,加入一小勺猪油,使豆沙更加光亮诱人。
然后是蒸糯米的步骤。将泡好的糯米堆成小山包状铺在蒸笼布上,用筷子扎几个透气孔。大火蒸20分钟后,淋上半碗凉白开,翻拌均匀后再蒸15分钟。这样处理后的糯米口感外弹内糯,十分美味。
最后是组装和蒸制的环节。在模具或深碗中刷一层油防粘,依次铺上糯米、红豆沙,重复几层,最后一层必须是糯米。压紧后盖上保鲜膜,扎几个小孔,上汽后蒸20分钟即可。脱模时,将碗倒扣在案板上,用热毛巾捂一下碗底,即可轻松脱模。切块前,刀上蘸点蜂蜜水,切出的糕块更加整齐。
这款红豆糯米糕不仅制作简单,口感也十分丰富。热吃时可以拉丝,凉吃则Q弹似麻薯。放入冰箱冷藏半小时后撒上黄豆粉,又变成了风味独特的和风甜品。刚出锅时切成厚片,外层糯米散发着米香,中间的红豆沙颗粒在口中跳跃,红糖的焦香与猪油的滋润完美结合,让人回味无穷。而且,整个制作过程无需与粽叶斗争,从准备到完成仅需不到两小时,即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驾驭。这个端午节,不妨试试这种免包粽的新吃法,让你的餐桌更加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