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变宝藏!他80年代倾家荡产购9000张画,今价值百亿引家族纷争

   时间:2025-05-23 09:16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在收藏界,有一段传奇故事被广为流传,讲述了一位藏家如何以非凡的眼光,将废纸变为黄金。

故事的主角是许化迟,著名画家许麟庐之子。许麟庐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关门弟子,其艺术成就斐然,而许化迟则在收藏领域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消费水平较低,许多博物馆因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不得不变卖藏品以维持生计。国家博物馆也在此列,拿出了包括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等名家在内的作品进行售卖,价格却极为低廉,最高不超过五块。

然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许化迟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中国书画的潜在价值。他毅然决然地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20万元,买下了几乎所有9000张待售的字画。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无疑是疯狂的,毕竟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20万元绝非小数目,而购买字画则被视为浪费。

然而,许化迟的收藏眼光却得到了时间的验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中国书画的收藏价值也随之飙升。那些曾经被“贱卖”的字画,如今已身价百倍,成为收藏界的瑰宝。

许化迟的收藏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的父亲许麟庐去世后,留下了包括这些珍贵字画在内的巨额遗产。然而,这份遗产却引发了家庭内部的纷争。许麟庐的子女们对遗产的分配产生了异议,其中三儿子许化夷更是认为遗嘱是由小儿子许化迟胁迫老人写下的,要求明辨遗书真伪。这场遗产纠纷至今仍未尘埃落定。

尽管面临家庭纷争,许化迟却并未停止自己在收藏领域的步伐。他的一部分藏品被送上了拍卖行,另一部分则继续由他自己珍藏。更令人钦佩的是,他还将一部分藏品捐赠给了博物馆,为国家的文艺史完整性做出了贡献。

许化迟的收藏眼光和魄力不仅让他在收藏界声名鹊起,也为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如今,他收藏的书画作品已价值百亿,成为他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他的推动下,齐白石、许麟庐等大师的作品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可。2020年,荣宝斋成功举办了“三人行”主题画展,展出了多幅出自齐白石、李苦禅和许麟庐的书法与绘画作品,吸引了众多观众前来观赏。许化迟也亲自参与了解说环节,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大师们的创作心得。

许化迟的故事告诉我们,收藏不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投资。而要想在收藏领域取得成功,不仅需要敏锐的眼光和魄力,更需要坚定的信念和对艺术的热爱。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