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大阪近期举办的“雅宝2025春拍”盛会上,一件珍稀的明代书法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件作品乃是大儒王阳明亲笔书写的七言诗卷《夜宿玉笥山云储洞用李佥事韵》,最终以惊人的21.8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09亿元,含佣金)成交,刷新了明代书法的全球拍卖纪录,而其起拍价仅为800万日元(约40万元人民币)。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生于1472年,卒于1529年,浙江余姚人氏,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及军事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被后世誉为实现了“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明史》赞誉他在明代文臣中用兵制胜,无人能及。清代学者王士祯亦称其为明代第一流人物。
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以“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为核心,强调内在道德觉醒与外在实践的统一,对后世乃至日本及东亚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就曾将自己的成就归功于心学的启发。
在军事方面,王阳明同样功勋卓著。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叛乱,王阳明率部以少胜多,迅速平定叛乱,俘获宁王。然而,功高震主,他反遭宦官佞臣的嫉妒与陷害,面对复杂政局,王阳明急流勇退,在险境中体悟出“致良知”的真谛。
次年(1520年),王阳明游览江西道教圣地玉笥山,夜宿云储洞,有感而发,挥毫泼墨,写下七言长诗《夜宿玉笥山云储洞用李佥事韵》。此诗卷长7.44米,宽32厘米,笔法劲健,随势赋形,堪称“心学入书”的典范。诗卷上钤有“阳明山人之印”朱文印,落款为“正德庚辰六月望,阳明山人书于玉笥山之大秀峰顶”。
王阳明的书法深受王羲之、怀素、黄庭坚、米芾、赵孟頫等人影响,清秀俊逸,猛利瘦挺,遒劲有力,风格独特,展现出儒将之风。他将心法与笔法巧妙融合,对后世书法大家如徐渭、傅山等产生了深远影响。徐渭曾感慨:“古人论右军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乃不然,以人掩其书。”
王阳明的书法作品存世量较少,多为书信、手札等,以行草为主,被各大文博机构珍藏。除了此次拍卖的《夜宿玉笥山云储洞用李佥事韵》外,还有《铜陵观铁船歌卷》《龙江留别诗卷》藏于故宫博物院,《象祠记》藏于台北故宫,《示诸侄》《矫亭说》《回军上杭诗轴》藏于上海博物馆等。
从这些珍贵的墨宝中,我们不难看出,王阳明不仅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军事家,更是一位书法大家,其艺术成就足以跻身一流书家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