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洲艺术拍卖的璀璨舞台上,瓷器与书画再次携手成为上半年度的焦点明星。
艺术品市场正经历从保守态势向结构性回暖的转变。中国嘉德香港春季拍卖会上,瓷器及工艺品板块表现抢眼,以2.4亿港元的高额成交圆满落幕,与去年相比增长了45%,多个专场更是取得了“白手套”佳绩,即所有拍品全部成交。
将目光转向纽约,佳士得亚洲艺术周期间,《重要中式家具及工艺精品》专场拍卖同样取得了不俗成绩,成交率高达78.2%,总成交额达到2273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1.6亿元。其中,“清乾隆青花矾红彩龙纹大盘”以277.3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折合人民币约2000万元,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
而在邦瀚斯亚洲艺术周的“中国瓷器及艺术精品”专场,成交率为82%,总成交额达到900万美元。其中,“清乾隆青花釉里红云龙图天球瓶”经过激烈竞价,最终以363万美元(含佣金,折合人民币约2625.8万元)成交,远超市场预期。这件拍品与故宫博物院的藏品风格相似,备受藏家青睐。
苏富比艺术周同样亮点频现,其中一件雍正时期的洋彩胭脂红地九秋同庆纹小杯,开拍前估价为20万至30万美元,最终经过多轮竞价,以1,041,40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7527万元)的高价成交。这件拍品不仅工艺精湛,而且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瓷器市场的回暖并非孤例,书画板块也在稳健中寻找新的增长点。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沉寂百年的元代书法长卷——饶介的《草书韩愈柳宗元文》重现江湖,最终以2.501亿港元的高价成交,成为书画市场的又一传奇。这件作品不仅填补了市场对宋元精品的需求空白,更彰显了文化价值与稀缺性在艺术品市场中的关键作用。
2025年春拍中的其他亮点还包括明永乐青花缠枝四季花卉菊花灵芝纹折沿大盘和清康熙豇豆红釉团龙纹太白尊等,这些拍品同样以高价成交,共同印证了艺术品市场的回暖趋势。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回暖,瓷器与书画作为东方美学的重要载体,将继续引领着市场的热潮。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在泡沫褪去后,真正的艺术瑰宝将逐渐浮出水面,等待着有缘人的发掘与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