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山家,诗僧贯休挥毫泼墨绘田园温馨画卷

   时间:2025-05-13 08:23 来源:天脉网作者:苏婉清

唐末五代前蜀时期,一位集诗书画三绝于一身的高僧——贯休,以其卓越的才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贯休不仅诗作意境深远,书法刚劲有力,其绘画技艺更是独树一帜,尤其擅长绘制罗汉像,作品形态古朴,超凡脱俗,备受赞誉。

在一个宁静的暮春时节,贯休身处乡村,被周围的自然美景和温馨的生活气息深深打动。他心潮澎湃,挥毫泼墨,在屋壁上题下了两首佳作,其中一首七言绝句《春晚书山家》尤为引人入胜。

《春晚书山家》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晚春时节山家的宁静与和谐,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

诗中首句“柴门寂寂黍饭馨”,用“寂寂”二字营造了一种静谧的氛围,而“黍饭馨”则让人仿佛能闻到农家米饭的香气,感受到生活的质朴与满足。

次句“山家烟火春雨晴”,将视角拉远,展现了春雨过后山村初晴的景象,烟火袅袅升起,与清新的空气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第三句“庭花蒙蒙水泠泠”,转而描绘庭院内的景致,细雨滋润后的庭花显得朦胧而娇艳,山间清泉流淌的声音清脆悦耳,让人心旷神怡。

结句“小儿啼索树上莺”,以一个小儿啼哭着要捕捉树上的黄莺作为收尾,充满了生活情趣,展现了小儿的天真无邪和对自然的好奇与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将山家生活的温馨与和谐展现得淋漓尽致。从静谧的柴门到炊烟袅袅的山村,从庭院内的庭花水声到小儿的啼哭与莺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宁静而温馨的晚春时节。

贯休以“柴门”的“寂寂”来衬托田间的热闹,意在言外,耐人寻味。他的这首《春晚书山家》,不仅是对山家生活的赞美,更是对田园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