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商业版图上,一场围绕即时零售领域的“暗战”悄然升级为公开对决。京东与美团,两大电商巨头在外卖业务上的交锋,不仅点燃了社交媒体的热度,更揭示了双方在即时零售市场的雄心壮志。
回溯历史,京东与美团在即时零售领域的布局早已悄然展开。美团于2018年推出“闪购”品牌,试图通过即时配送服务打通零售商品的最后一公里。然而,直至2025年,“美团闪购”才正式以独立品牌形象面世,历经七年的探索与社区团购的激烈竞争。相比之下,京东则采取了更为稳健的策略,从2015年起便在供应链、数字化及物流配送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直至2024年,才凭借“京东秒送”正式进军即时零售市场。
即时零售,作为本地生活服务的关键一环,以其强时效性区别于传统快递电商,正逐渐成为电商行业的新蓝海。据行业统计,2024年国内即时零售行业规模已达78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2万亿元大关,其中下沉市场潜力巨大。然而,这片看似诱人的市场却并非坦途,众多新玩家的入局与快速淘汰,显示了即时零售行业的残酷竞争。
面对传统电商零售业务的增长乏力,京东急需寻找新的增长点。即时零售,凭借其高频次的消费与快速的转化链路,成为京东撬动业务增长的“流量密码”。与此同时,美团也在寻求即时零售领域的突破,创始人王兴在财报会议上指出,即时零售市场份额未来在电商中的占比将超过10%,美团闪购的发展超出预期,成为平台增长的新引擎。
京东的攻势尤为迅猛。2025年4月,京东集团CEO许冉在采访中透露,外卖业务能够提升用户数量和购物频次,带来场景的延展。随后,刘强东在内部会议中炮轰外卖行业高扣点现象,直指平台垄断导致中小商家利益受损,并提出改善骑手权益的差异化保险方案。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提升了京东的社会形象,更迅速吸引了商家与骑手的关注。
4月中旬,京东外卖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增速惊人。京东秒送商家版与达达秒送骑士版的应用流量也持续攀升,显示出京东正在强势冲击美团的外卖市场。用户方面,“点外卖”在不同应用间的迁移成本较低,优惠价格与配送时长成为决定性因素。京东通过一系列公关手段与用户福利政策,快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随着京东与美团的“外卖大战”愈演愈烈,即时零售行业的竞争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美团闪购与京东自营秒送同期上线,淘宝闪购也在50个城市试点后全国全量上线,三大巨头在即时零售市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极光月狐数据显示,京东日新增用户规模自4月以来持续上涨,活跃用户的人均在线时长也不断攀升。
美团的即时零售业务依托原有外卖业务的能力延伸,采用轻资产模式快速扩张;而京东则更注重自营模式,利用早期电商建设的仓储基础,强化与线下门店的合作,提升配送效率与货盘质量。两大平台在多个维度上增加投入,加速抢占市场份额。
淘宝闪购的加入,虽然看似仓促,但也显示了传统电商巨头对即时零售市场的重视。然而,不同业务之间的协同与物流效率仍是淘宝发展即时零售业务需要破解的难题。目前,几大平台尚处于夯实基建、效率优化的阶段,即时零售市场的竞争仍是一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