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五一”假期期间,中国的旅游市场迎来了外国游客的涌入,他们不仅被丰富的旅游资源所吸引,更因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优惠的购物政策而流连忘返。随着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实施和“即买即退”离境退税便利的提升,外国游客在华的消费热情被进一步点燃。
外国游客使用移动支付在境内购物。支付宝供图
数据显示,多个支付平台记录了外国游客在华消费的显著增长。特别是“五一”假期的前三天,入境游客通过支付宝的消费金额同比增长了180%,外籍用户通过微信支付消费的笔数和金额也都实现了近两倍的增长。同时,银联和网联处理境外来华人员的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了244.86%和128.04%。
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报告揭示了出入境旅游市场的火爆。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了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同比增长28.7%。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3.1%,而适用免签政策入境的外国人更是达到了38万人次,同比增长72.7%。
消费的激增离不开支付便利化的推动。近年来,中国不断推动境内外移动支付的互联互通,支付机构为来华人员提供了“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两大服务,使得境外游客能够使用自己熟悉的支付方式便捷消费。支付宝的“外卡内绑”和Alipay+跨境服务,以及微信支付的WeChat港币钱包等,都为游客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以支付宝为例,其发布的“畅游中国服务计划”通过“碰一下”支付等新服务,全面提升了入境游客的游玩、购物、退税等体验。在“五一”假期的前三天,来自54个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的外国人通过支付宝“碰一下”消费金额相比4月同期增长了近50%。这一创新支付方式受到了外国游客的广泛好评,他们纷纷表示中国的移动支付已经足够好用,而新的支付方式更是让他们感到惊讶。
微信支付也加大了推广力度,特别是针对港人北上消费和内地游客赴港消费的需求。数据显示,港人北上到内地消费的笔数和金额同比去年假期均实现了翻倍,而内地居民在香港使用微信支付乘坐的士的消费也同比增长了643%。
跨境支付的增长不仅反映了“五一”假期期间旺盛的消费需求,也体现了支付工具优化体验与高质量发展对消费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关支付机构应继续抓住跨境支付和“家乡钱包”的发展潜力,推动更多国家和地区的民众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消费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