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美术学院近期举办的“七十二变 metamorphoses”2025毕业季活动中,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毕业创作在线上线下引起了广泛关注。其中,一个尤为引人注目的故事围绕着一件价值50万元的毕业作品展开,这不仅可能是今年毕业展上最昂贵的作品,而且出自一位本科生之手。
这件作品是一条3.65米高的“美人鱼”雕塑,由漆艺专业毕业生阳晨恺耗时两年精心打造。在中国美院毕业展开幕后的短时间内,这条“美人鱼”迅速在网络上走红,吸引了无数粉丝前来打卡。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展览期间,一位藏家对这件作品一见钟情,并决定将其收藏。
起初,阳晨恺并不愿意出售这件倾注了他大量心血的作品,但在得知作品将被直接送入美术馆展出,让更多人欣赏到时,他最终同意了交易。尽管他最初报价100万元,试图以此“劝退”藏家,但最终仍以50万元成交。藏家武宁亚(艺名“乌鸦”)当即接受了这个价格,并计划将其运往郑州的美术馆作为大展的重磅作品展出。
那么,这件作品为何如此昂贵呢?阳晨恺透露,他采用了浙江天台山的非遗工艺干漆夹苎,以大漆、苎麻等为原料,经过层层包粘、打磨及装饰,才完成了这件作品。作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人性思考也为其增添了价值。这条“美人鱼”雕塑不仅展现了人性的贪婪、欲望、选择与代价等主题,还体现了跨越文化的痛苦、矛盾与悲悯。
尽管作品体积庞大,但其重量却异常轻盈,仅有30多斤。这是大漆艺术的一种反差,脱去泥胎后,经过层层包裹、上漆、晾晒和反复调试,最终呈现出的作品既隽永又轻盈。阳晨恺在创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坚守和等待的重要性,他将自己置身于社会流动的时间之外,专注于作品的打磨和完善。
中国美院的老师认为,这件作品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文化内涵,更在于其时代性。作品所蕴含的性别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展现了23岁年轻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表达能力。同时,漆艺作为一种传统制造工艺技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尽管受到流行趋势和经济状况的影响,但漆艺作品依然受到藏家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
在中国,喜欢漆器的人通常都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和经济基础。他们深知漆器的价值,并愿意为之付出高价。而漆艺专业的学生们也在不断努力传承和创新这门古老的技艺。他们通过开设工作室、为奢侈品牌设计漆艺作品等方式,将漆艺带入更多人的视野。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前往日本深造,因为日本对漆器的了解和普及程度更高,漆器在日本家庭中几乎随处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