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风光依旧,石涛《巢湖图》三百年后实景探秘

   时间:2025-07-25 20:59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在浩荡东流的长江之畔,一场探寻文化根脉的旅程正缓缓展开。澎湃新闻《文化中国行|文脉长江》系列,此次将目光投向了安徽巢湖,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是孕育了艺术史上的不朽之作——石涛的《巢湖图》。

石涛,这位清代著名的画家与诗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美术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巢湖图》作为其晚年山水画的代表作,不仅展现了巢湖的自然风光,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与人文关怀。这幅画作现藏于天津博物馆,而它的创作地,正是本次文化之旅的目的地——巢湖。

石涛晚年山水画代表作《巢湖图》

康熙三十四年夏天,53岁的石涛应合肥太守张见阳之邀,前往庐州,并在归途中遭遇风雨,被迫在巢湖中庙附近的金家河停留数日。正是在这段意外的滞留期间,他创作了《巢湖图》。画作中,石涛以“截断式”构图展现了巢湖的一隅,近景的农田、瓦舍与中景的浩渺湖面、远景的古刹中庙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有趣的是,尽管时光流转了三百多年,今天的巢湖风貌与《巢湖图》中的景象依然颇为相似。这一发现,让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惊叹,也让本次文化之旅充满了期待。

今天的巢湖

在巢湖之畔,我们不仅欣赏到了如画的风景,更有幸聆听了庐剧的悠扬唱腔。庐剧,这一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以其沉郁悲切的唱腔,诉说着巢湖儿女的生活与情感。在中庙寺旁的广场上,一场庐剧表演正在上演,台上演员水袖轻拂,台下观众聚精会神,仿佛时间在这一刻静止。

庐剧演出现场

中庙寺,这座始建于唐代的庙宇,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在巢湖北岸。寺内殿阁重重,匾额高悬,每一处都透露着历史的沧桑与文化的厚重。登上藏经阁,极目远眺,湖面浩渺,烟波接天,姥山岛如青螺浮盏,塔影绰约,美不胜收。

三面环水的中庙寺被称为 “湖天第一胜境”

沿着湖畔西行,我们来到了《巢湖图》中的白衣庵遗址。尽管庵堂已废,但门前的竹林与湖边的景色依然保留着几分当年的韵味。站在这里,望向中庙方向,近岸的老柳、中间的湖水、远处的朱阁,仿佛一幅活生生的《巢湖图》展现在眼前,让人不禁感叹时光的神奇与自然的恒久。

白衣庵湖边

此次文化之旅,不仅让我们领略了巢湖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更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石涛《巢湖图》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与艺术魅力。在这片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每一处风景、每一件文物都在诉说着属于它们的故事,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聆听。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