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石匠杨学诗:五十年匠心雕琢,石壁画卷述说岁月故事

   时间:2025-07-25 19:00 来源:天脉网作者:冯璃月

在嵩明县杨桥街道龙街社区下龙旧村,隐匿于巷弄深处的石艺宝藏,正静静地讲述着一位老石匠的执着与梦想。

走进68岁杨学诗的小院,仿佛踏入了一个被时光雕琢的艺术殿堂。院墙由青石砌成,每一块石头都紧密相连,透露出历史的沉淀与匠人的匠心。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院墙上的132幅手工石雕壁画,细腻生动,每一笔每一划都蕴含着生命的活力与艺术的光辉。

杨学诗的石匠之路始于年少,那时的他或许未曾预见到,这一职业将成为他一生的挚爱。从修建水库、整修防洪沟的艰辛劳作中,他逐渐掌握了石匠技艺,并在岁月的磨砺中,练就了一手精湛的打碑技艺。这些技艺不仅解决了他的温饱,更为他打开了艺术的大门。

杨学诗的创作工具虽简陋,却在他的手中焕发出了无限可能。一个锤子、几支錾子,便是他创作的全部工具。然而,正是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具,帮助他将一块块不起眼的石头,雕琢成了令人惊叹的艺术品。他的石壁画,每一幅都倾注了他的心血与智慧,是他对生活、对艺术的深刻诠释。

杨学诗始终坚持手工雕刻,即使在机器雕刻逐渐普及的今天,他依然坚守着这份传统技艺。他说:“我的石雕作品从来没用过机器,都是手工一点点刻出来的。”这份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与热爱,让人由衷地敬佩。

除了石壁画,杨学诗还创作了两张独特的石桌。一张雕刻着展翅欲飞的凤凰,栩栩如生;另一张则雕琢出八仙过海的奇幻场景,充满了神话色彩。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技艺,更体现了他的创意与想象力。

尽管曾怀揣着打造一个独一无二的“石屋”的梦想,但随着手工石雕市场的逐渐没落,杨学诗无奈地放弃了这个心愿。然而,他对石艺的热爱与执着却从未改变。他深知手艺活的艰辛,但更明白手艺的价值在于传承。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成为历史的见证,让后人了解过去的生活和文化。

杨学诗经常向村里的年轻人讲述自己的石艺故事,展示自己的作品,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石艺的兴趣,让自己的手艺得到传承。他说:“手艺活要留点给后人,做个历史记载。”这份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的期盼,让人动容。

如今,杨学诗依然生活在他那充满石艺气息的小院里,抚摸着那些亲手雕琢的作品。那些深深浅浅的凿印,不仅记录了他的石艺人生,更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他的坚守与执着,如同一股清流,让人心生敬意。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