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上半年,国内算力产业的领头羊工业富联交出了一份耀眼的业绩报告。据公司预测,其净利润将达到119.5亿至121.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6.84%至39.12%,盈利能力显著增强。这一强劲表现也直接推高了其在资本市场上的市值,现已攀升至5279亿元。
工业富联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全球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的持续增长。随着AI技术加速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工业富联的AI相关业务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在第二季度,其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过6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更是实现了1.5倍的增长,800G交换机营收也达到了2024年全年的三倍之多。
这些数据不仅彰显了市场对AI产业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也进一步巩固了工业富联在算力基础设施领域的领先地位。自2022年底ChatGPT的推出以来,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迎来了新的增长时代,而年初出现的DeepSeek更是以其卓越的性能和开源特性,推动了各行各业的AI应用部署,进一步激发了算力需求。
在全球范围内,大型科技巨头如谷歌、meta、亚马逊和微软等,都在人工智能领域投入了巨额资金,预计2025年的投入将达到3200亿美元。在国内,阿里云也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以提升在生成式AI时代的竞争力。
根据IDC的预测,到2028年,全球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市场的支出将达到2230亿美元,其中AI服务器的投资将占据主导地位,特别是部署在云环境中的服务器,将占据市场总额的82%。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厂商如工业富联、寒武纪和浪潮信息等,都抓住了算力高速增长的窗口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特别是寒武纪,在国产替代趋势的推动下,AI芯片需求旺盛,公司成功终结了长达八年的亏损历史,实现了营收的大幅飙升和扭亏为盈。其市值也一度突破3000亿元,现仍保持在2492亿元的高位。而工业富联作为算力厂商的代表,在AI大模型时代更是收获颇丰,不仅业绩大幅增长,还大手笔地进行百亿分红,连续三年的分红金额都超过了百亿元。
在全球范围内,英伟达无疑是AI大模型时代的最大赢家之一。其年营收超过千亿美元,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厂商之一,同时也是全球最赚钱的科技企业之一。英伟达在资本市场的卓越表现,也使其成为地表最强的个股之一,市值更是突破了4万亿美元大关。
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型云服务商持续扩大资本开支,算力需求也在持续增加。AI服务器作为算力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据中投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全球AI服务器市场规模在2024年已达到1251亿美元,预计2025年将增长至1587亿美元,到2028年有望突破2227亿美元。其中,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器的占比也将逐年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