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云计算巨头亚马逊近日正式推出了名为Kiro的“AI编程”智能体应用,这一创新之举为竞争激烈的AI编程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解决方案。
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程序员群体率先体验到了生产力的飞跃。借助AI聊天机器人或编程软件中的AI功能,只需输入简单的提示词,系统便能自动生成并测试代码。因此,“AI编程”已成为众多发布基础模型公司的标配功能。
谷歌近期以24亿美元收购AI编程软件初创公司Windsurf的创始团队,此举在AI创业圈掀起了轩然大波。与此同时,与Windsurf竞争的Cursor公司,其母公司在年初融资谈判时的估值据传已高达100亿美元。微软、Github、OpenAI等巨头也始终将AI编程视为AI应用的核心领域,竞争异常激烈。
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环境,亚马逊推出的Kiro直击AI编程的可用性问题。Kiro通过AI生成、执行和同步更新成熟、结构化的开发流程,使得AI生成的代码能够更顺畅地应用于实际生产环境。
据亚马逊介绍,现有的AI代码生成器在执行任务时,往往难以追踪编写过程中的所有决策,并为团队记录这些决策。而Kiro则能够与程序员紧密合作,在编写代码之前共同定义需求、系统设计和待实现的任务。例如,程序员可以通过自然语言向Kiro下达指令,如“为产品添加评论系统”,Kiro便能拆解需求,生成包括数据流图、数据库模式、接口和API端点等在内的完整技术文档。
不仅如此,Kiro还能生成任务和子任务,并为每个任务提供详细的实施细节,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无障碍需求等。这样,程序员可以分步骤检查工作,而不是在AI输出大量代码后再进行繁琐的调整。
在整个开发过程中,Kiro还能保持开发文档和代码库的同步更新。程序员可以通过编写代码来更新文档,反之亦然。这一功能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团队协作的便捷性。
Kiro还具备一个名为“钩子”(hooks)的AI开发代理功能。这个代理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开发者,默默地在幕后帮助程序员解决一系列常见的问题,如功能冲突、测试更新和文档同步等。例如,当程序员保存一个React组件时,“钩子”会自动更新测试文件;当程序员修改API端点时,“钩子”会同步更新README文件。这种自动化工具极大地减轻了程序员的工作负担。
从开发团队的角度来看,“钩子”代理确保了所有开发者都能遵循相同的质量检查、代码标准和安全验证流程,有效避免了功能冗余和组件堆砌的问题。亚马逊表示,目前推出的Kiro仍处于预览阶段,预览结束后将推出免费和高级版。该项目目前使用亚马逊投资的Anthropic公司的AI大模型,未来还将引入其他替代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