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公司再次因其创新产品引发了一场舆论风波,这次的主角不是手机,而是一个售价169元的车载磁吸纸巾盒,以及小米YU7车型所使用的芯片选择。
在小米汽车App商城上架的Xiaomi Life车载磁吸纸巾盒,凭借其高达169元的售价和雷军在直播中宣称的“车规级”品质,迅速成为网友热议的话题,并登上微博热搜。
然而,就在网友们对这款纸巾盒的“车规级”身份议论纷纷时,有细心网友发现,该纸巾盒搭载的车机芯片并非真正的车规级芯片,而是与小米14系列、vivo X100系列等手机同款的消费级高通骁龙8 Gen 3芯片。这一发现立即引发了广泛讨论,关于小米是否在此次营销中“翻车”的质疑声四起。
对于169元的纸巾盒价格,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认为这是“智商税”,因为市场上几块钱就能买到的纸巾盒比比皆是;但也有人认为,考虑到小米纸巾盒能承受极端温差、保持高温暴晒或严寒下的正常使用,以及市场上其他品牌纸巾盒的高昂价格,小米纸巾盒的价格并不算过分。
事实上,从小米品牌生态的角度来看,这款纸巾盒的价格或许并不难以理解。小米围绕手机和汽车生态推出的周边产品,往往都带有一定的品牌溢价和情绪价值,其价格往往高于同类产品。例如,小米此前推出的99元不锈钢直饮杯就曾一度卖断货,而此次的纸巾盒也在短时间内售罄。
另一方面,小米YU7采用消费级芯片而非车规级芯片的做法,也引发了广泛关注。尽管消费级芯片在成本、迭代速度、生态兼容性和产能方面具有优势,但其安全性和可靠性上的隐患不容忽视。车规级芯片需要经过更多的安全认证,缺陷率标准更为严格,且必须具备冗余设计以确保安全。
尽管目前国家监管法律法规并未强制要求座舱使用车规级芯片,但车辆安全无疑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小米此次在纸巾盒上追求“车规级”品质,却在可能涉及生命安全的核心零部件——芯片上选择消费级,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无疑引发了消费者对小米产品设计、成本考虑与定价策略的深刻思考。这场“纸巾盒与芯片”的争议,无疑将对小米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信任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