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作家程青近日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新书分享会,主题为“从‘被漠视者’到‘发光体’——《凤舞》新书分享”。会上,程青分享了她的最新长篇小说《凤舞》,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的关注。
程青,作为第三届老舍文学奖的得主,其文学造诣早已为世人所知。她的作品如《盛宴》、《湖边》及《最温暖的寒夜》等,都深受读者喜爱。而此次的《凤舞》,更是她耗时最长、篇幅最大的一部力作。
《凤舞》讲述了主人公凤舞,一个20世纪60年代初出生于苏北地区的女孩,横跨半个世纪的成长历程。程青在分享会上坦言,这部小说的创作初衷是希望呈现出一个女性如何在逆境中生长出爱的力量。她精心地将人物命运与时代紧密相连,让主人公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段情感波折,都与时代的发展息息相关。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编辑对《凤舞》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这部小说不仅细腻地描绘了不同人物的命运,还深刻地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对个人的影响。主人公凤舞的命运,不仅仅是个人经历的写照,更是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缩影。她在命运的波折中不断成长,最终实现了与世界的和解,成就了一个更好的自我。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审、《当代》杂志主编也对《凤舞》给予了赞赏。他指出,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从非典型人物入手,巧妙地展现了时代与个人的复杂关系。凤舞既深不可测又清澈透明的性格,正是时代挤压与人性韧性相互交织的结果。
《青年文学》主编则认为,《凤舞》带给读者的,是一种“融合”的体验感。小说通过隐藏的生活细节、人物关系以及字里行间的爱、理解与体恤,唤醒了读者的精神记忆。在《凤舞》中,读者可以感受到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不同年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尤其是女性在面对世界时的自我认知和成长历程。
程青在分享会上还强调了写作的意义。她认为,写作应该给出合乎生活的解释,即便无法做到,也要给出合乎文学的解释。虚构的人物必须站得住脚,才能让读者信服。而《凤舞》正是这样一部作品,它塑造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让读者在走进作者打造的世界时,能够逐渐理解和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