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巴蜀影像”艺术交流活动在南充市顺庆区成功举办
近期,南充市顺庆区迎来了一场视觉盛宴——第三届“巴蜀影像”艺术交流活动。此次活动由重庆市南岸区女摄影家协会、重庆市綦江区艺术摄影家学会、德阳市女摄影家协会与南充市嘉陵江影像艺术中心联手策划,并由南充市嘉陵江影像艺术中心具体执行,汇聚了来自川渝两地的50多位摄影大师。
活动首站设在风景如画的南门坝生态公园,摄影家们以清晖阁为中心,捕捉烈日下的独特景致。塔楼的飞檐翘角在强光下显得锐利如鹏翼,斑驳的墙皮与清脆的铃铛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摄影大师们运用微距镜头细腻捕捉砖石的纹理,通过长焦镜头压缩空间,强化历史感,使得生态与人文在光影交错中达到了完美的平衡。
夜幕降临,摄影家们深入顺庆老城,探索1227商业街与文庙的古今碰撞。商业街的霓虹闪烁与食客的欢声笑语被镜头捕捉,定格为现代都市的生动切片。而文庙的红墙黛瓦在低角度仰拍下更显古朴厚重。摄影家们运用长曝光技法,将嘉陵江的夜景化作流动的银河,30秒的曝光时间凝固了游轮的航迹与灯笼的光轨,编织出一幅古今交织的视觉诗篇。
次日清晨,摄影家们前往蓬安见证“百牛渡江”的壮观景象。无人机俯瞰之下,水牛群渡江的磅礴阵列令人震撼,牛角折射出的彩虹与水花飞溅的瞬间被镜头捕捉。午后,摄影家们转场至周子古镇,石板路、斑驳墙垣与古戏台的木雕共同构成了时光切片,老茶馆中老人的闲适神态被特写镜头定格,成为生活史诗的一部分。高坪凤仪湾水镇的几何建筑与花海也吸引了摄影家们的目光,元宝山村的嘉陵江“九曲十八弯”则通过广角镜头展现出独特的水墨意境。
活动的高潮部分是在凤仪书院的现场交流环节。四地摄协主席分享了各自的创作理念,探讨了摄影艺术在记录美好、融合工业与自然、运用构图与色彩以及挖掘地域文化独特性等方面的作用。他们一致认为,摄影是连接人与土地的桥梁,影像符号化是文旅融合的关键。这场持续三天的影像之旅,不仅是一次川渝两地摄影艺术的深度对话,更是文旅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