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秋季起普及AI教育,每学年至少8课时,培养未来科技小达人

   时间:2025-07-01 16:17 来源:天脉网作者:柳晴雪

北京市近日正式发布了《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纲要(试行)》,标志着从2025年秋季学期起,全市范围内的中小学校将全面引入人工智能通识教育,确保每学年不少于8课时,旨在实现人工智能教育的全面普及。

该教育计划覆盖了从小学至高中的所有学段,旨在通过分阶段、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全面提升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课程不仅聚焦于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还着重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小学阶段,课程侧重于体验式学习,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让学生在操作中初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为未来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进入初中阶段,课程则更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和模型训练过程。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提升人机交互能力和技术应用的辨识能力,为适应智能化社会的发展做好准备。

高中阶段,课程则更加注重综合性和实践性,旨在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运用水平。学生将深入学习数据处理、机器学习算法等核心知识,并通过跨学科的项目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课程还将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技术创新与伦理安全的关系。

为确保人工智能教育的有效实施,北京市要求各学校将相关课程纳入常规教学计划,并鼓励与其他学科融合开展,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交叉。同时,课程评价将采用多元化的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更重视其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北京市还将充分发挥其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资源方面的优势,整合各方资源,拓展教育场域,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学习资源。通过开放人工智能实验室、体验馆等资源,形成协同育人的良好环境。

北京市的这一举措,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更为他们适应未来智能化社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