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不应沦为短视频的“取景地”
在当今短视频盛行的时代,各类平台上频繁出现以教室、操场为背景,聚焦于中小学生的视频内容。这些视频在展现校园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教学秩序、学生权益以及价值观培养的深刻担忧。
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流量所带来的名利诱惑让部分人迷失了方向。他们将校园视为获取流量的“宝藏地”,将师生当作吸引眼球的“工具”,这种趋势已经严重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潜在危害。
校园,作为知识的殿堂和成长的摇篮,绝不应成为博取流量的“秀场”。任何在校园内进行的拍摄行为,都应以不影响教学进度、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为前提。然而,现实中却屡屡出现因拍摄短视频而干扰教学、侵犯学生隐私的现象,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为了有效治理校园短视频乱象,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应严格遵守未成年人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划定拍摄行为的底线和红线,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其次,要加强师生的媒介素养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传播观和流量观,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同时,网络平台也应承担起内容审核的责任,加强对涉及未成年人的不良内容的治理,共同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
总之,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净土,不应被短视频的喧嚣所侵扰。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还校园一片宁静与和谐,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