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熙生物反击“玻尿酸过时”论,董事长亲自挂帅能否力挽狂澜?

   时间:2025-05-21 18:32 来源:天脉网作者:任飞扬

近期,A股市场上的医美巨头华熙生物因公开批评多家券商研究报告而引发广泛关注。此次风波源于华熙生物对券商研报中提出的透明质酸(玻尿酸)“过时论”表示强烈不满,认为这些观点误导了市场。

5月20日,华熙生物(股票代码:688363.SH)对其在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的批评文章进行了进一步说明。公司指出,对于部分券商研报中无视科学事实的内容,华熙生物已向证监会反映,并相信监管部门将会对相关机构进行问询。据悉,大部分机构已删除错误研报,华熙生物也收到了部分券商的道歉。

事件的起因要追溯到5月17日,华熙生物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题为《概念总在重演,科技永远向前》的文章。文章严厉批评了部分券商研究报告,指出这些报告通过对比透明质酸与重组胶原蛋白成分,鼓吹透明质酸已过时,误导了市场。文中明确提到了10篇行业研报,涉及9家券商机构,其中华泰证券、安信证券、西部证券和国金证券的研报被直接点名。

以华熙生物援引的一篇研报为例,该研报声称:“与玻尿酸相比,重组胶原蛋白具有更多生物学特征,在美白、抗衰、再生、修复等领域具有更加多样化的应用场景。相较于玻尿酸可能存在的交联剂残留导致面部不自然现象,重组胶原蛋白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华熙生物对此反驳称,透明质酸“过时论”本质上是由浮躁资本构建的题材幻象,试图引导资本和市场资源转向新题材。

医美行业相关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5月19日,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和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中国医美和美妆行业健康生态倡议书》。倡议书呼吁全行业从业者及资本市场回归科学本质与商业文明初心,共同构建健康、理性、可持续的行业生态。华熙生物随后转发了该倡议书。

华熙生物此番举动背后,是公司市值及经营业绩的双重下滑。作为曾经的“医美茅”,华熙生物在透明质酸领域取得了全球领先地位。然而,自2021年7月底以来,公司股价长期处于下行趋势。业绩方面,2023年华熙生物实现营业收入60.76亿元,同比下降4.45%;归母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下降38.97%。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继续下滑,分别同比下降11.61%和70.59%。

与此同时,二级市场上的胶原“新贵”们则表现出色。例如,2022年11月在港股上市的巨子生物,近年来业绩和股价齐飞,目前公司市值超过900亿港元。2024年,巨子生物实现总营收55.39亿元,同比增长57.17%;归母净利润为20.62亿元,同比增长42.06%。另一家于2023年7月登陆北交所的重组胶原蛋白公司锦波生物(股票代码:832982.BJ),上市不到两年股价涨幅超10倍。2024年,锦波生物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快速增长。

面对业绩下滑的压力,华熙生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的同比下滑。特别是对于收入占比较高的皮肤科学创新转化业务,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赵燕亲自下沉管理,接手管理相关品牌,并聚焦维护企业品牌。华熙生物在一季报中表示,尽管市场寻求新概念,但透明质酸和糖生物学在细胞外基质和细胞生物学中的核心研究地位不会改变。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