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寒冬下的云南首富:李晓明家族财富四年大缩水

   时间:2025-05-18 21:13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如风

锂电行业深陷周期困境,恩捷股份业绩大幅下滑

锂电行业的风暴仍在持续,曾经激进的产能扩张如今成为企业沉重的负担。近期,锂电隔膜领域的领军企业恩捷股份公布了其2025年一季度的财务报告,数据显示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收27.29亿元,同比增长17.23%,然而净利润仅为2598.66万元,同比骤降83.57%,扣非净利润也同比下滑80.42%,至2919.57万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幅下滑,恩捷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上直言不讳,指出主要原因在于隔膜价格的同比下跌。这一现象揭示了行业内价格战依旧激烈的现状,隔膜价格的下滑直接拖累了恩捷股份的盈利能力。

回顾锂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前几年行业爆发期时,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众多锂电上下游企业纷纷进行大规模产能扩张。这一波操作迅速导致行业从供不应求转向供过于求。面对产能过剩的难题,头部企业选择继续扩张产能,以期通过规模优势抵御市场波动,而一些中腰部企业则在巨大的成本压力下选择缓慢退出。

面对国内市场的严峻形势,恩捷股份选择了出海寻求突破。2024年,公司相继宣布在马来西亚和匈牙利投资建设锂电池隔离膜项目,总投资额预计超过55亿元人民币。恩捷股份表示,公司看好新能源行业的长期发展,全球化布局和国际化战略将为后续锂电隔膜业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然而,出海并非万能解药,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依然严峻。作为锂电行业的龙头企业,恩捷股份的股价自高位以来已累计下跌超过90%,市值蒸发超过2700亿元,且跌势尚未止步。公司实际控制人李晓明家族的财富也随之大幅缩水,根据胡润2025全球富豪榜单,李晓明家族以100亿元的财富位列第2575名,较巅峰时期的725亿元减少了625亿元。

李晓明家族与锂电行业的渊源颇深,但其起源却与红塔集团紧密相连。1989年,李晓明在昆明塑料研究所工作五年后赴美留学,毕业后在美国Inteplast Corporation公司担任技术部经理。1996年,李晓明回国与云南玉溪市新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红塔塑胶公司,专注于BOPP薄膜的生产,用于卷烟外包装。2010年,李晓明选择跨界成立上海恩捷,专注于锂电池湿法隔膜的生产,两次精准把握风口,成就了李晓明家族的财富传奇。

然而,好运并未常伴。在行业周期顶点到来之前,李晓明家族已开始减持套现,此举引发了市场的广泛争议。据统计,自2020年以来,李晓明家族通过多次减持累计套现约39亿元。尽管自2022年6月之后未再减持公司股票,但其家族高额的股权质押问题依然引人关注。

财报显示,2023年以来,锂电行业的寒意直接影响了恩捷股份的业绩表现,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2024年,公司营收缩水至101.64亿元,同比下滑15.60%,净利润更是亏损5.56亿元,同比下滑高达122.02%。面对巨额亏损,恩捷股份表示,行业竞争加剧导致锂电池隔离膜产品价格及毛利下降,同时公司对存货等资产计提减值损失也对业绩造成了较大影响。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