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一场别开生面的艺术展览于国际家庭日之际拉开帷幕。此次展览名为“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由上海市妇联、华东师范大学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携手举办,地点设在北京的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三楼展厅,观众被一幅长达20米的手卷深深吸引。这幅手卷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的师生们精心钤拓而成,其基础是110方篆刻原石。展厅内还精心悬挂着46方高清放大的印蜕,风格多样,既有先秦古玺的古朴,也有秦印的浑厚,汉印的典雅,以及明清流派和瓦当、镜铭、封泥的独特韵味。
华东师范大学在书法篆刻领域深耕细作已有十余载,始终坚持严谨的学术态度,不断守正创新。此次参展的2022级书法篆刻方向研究生程羽瑄感慨道:“学校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前瞻的教育理念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为我们提供了最优质的教育。我们将秉承这份严谨与创新,将治印与治学的精神带入生活,建设温馨小家,服务社会大家,为国家贡献力量。”
值得注意的是,华东师范大学书法篆刻方向的学生中,约有80%投身于文化传播或教学工作。例如,2024届校友田桂荣,目前在小学教授书法篆刻。她以“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印文,通过细腻的线条传达出家庭的温暖与和谐。
展览现场,还展示了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题写的展标“百印颂家风篆刻作品展”及“有一种家风叫书香”。她还慷慨捐赠了自己编著的蒙学教育系列书籍《百家姓》、《千字文》等六本著作给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这些展品与书籍将成为传播文化的使者,走进更多家庭。
一位初次尝试篆刻的观众在体验活动中兴奋地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刀与石的碰撞产生了独特的魅力,是笔墨所无法比拟的,真是太酷了!”
据悉,华东师范大学计划在今年举办2025年全国大学生篆刻大展及学术研讨活动,旨在与兄弟院系携手,进一步丰富篆刻教育体系,推动篆刻艺术在新时代背景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