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末年,战乱频发,导致众多古代书法真迹流失,正统笔法一度面临失传的危机。幸运的是,赵孟頫的出现,为书法艺术的传承注入了一线生机。他不仅保留并传承了宝贵的笔法,还影响了后世数百年的书法艺术。自元朝以来,“赵体”一直备受推崇,成为书法家们学习的典范,就连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也深受其影响。
赵孟頫的笔法精妙绝伦,吸引了众多学者前来求学。其中,郭畀便是最为出色的一位。郭畀,字天锡,又字祐之,因身材魁梧且蓄有长须,人称“郭髯”。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曾任台州路黄岩州判官,两人还都曾担任江西饶州鄱江书院的院长,家学渊源深厚,为他日后的书法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畀对赵孟頫的书法极为欣赏,于是拜入其门下,得到了赵孟頫的悉心教导。在赵孟頫的“手把手”传授下,郭畀的书法技艺突飞猛进,掌握了魏晋笔法,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与赵孟頫的典雅、沉着不同,郭畀在醉酒后挥毫泼墨,人笔合一,将自我情感充分抒发于笔端,作品极具艺术感染力。
郭畀的代表作之一《青玉合盘诗》如今被珍藏于北京故宫,被视为书法界的“珍宝”。此帖写于郭畀晚年,以行书为主,兼融楷草,笔势连贯而富于变化。相比赵孟頫的秀媚,郭畀的书法更加扎实有力,以“劲利”之笔赋予作品骨力,字字沉着醇厚,透露出文人傲骨。
郭畀的书法造诣不仅惊艳了后世,也让赵孟頫倍感欣慰。据记载,郭畀是赵孟頫唯一认证的代笔人。他曾代写《松雪斋诗》一篇,赵孟頫亲自在后面题跋,称赞其书法精妙绝伦。然而,由于“代笔”一事在常人眼中并不算荣耀,加上赵孟頫的光芒过于耀眼,郭畀的才华被掩盖,现代很少有人知晓他,甚至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见过他的书法作品。
对于郭畀的书法,你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