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智能体激战正酣,大厂争夺新一代互联网入口

   时间:2025-05-16 23:49 来源:天脉网作者:朱天宇

近期,AI智能体平台Manus在火爆60天后终于向公众开放注册,这一消息在科技圈内引起了广泛关注。自今年3月问世以来,Manus迅速成为AI智能体行业的焦点,被誉为该领域的“DeepSeek时刻”。

Manus背后的创业公司Monica在此之前已获得了包括腾讯、真格基金及红杉中国前身HSG等知名机构的融资。据媒体报道,Monica最近又完成了新一轮7500万美元的融资,公司市值接近5亿美元。这一连串的融资动作,无疑为Manus的火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与AI对话产品相比,Manus能够通过文字指令完成更复杂的工作与生活任务,如视频演示材料制作、网页和APP设计交付、定制旅行手册等。这种能力使得Manus在AI智能体领域独树一帜。

随着Manus的火爆,互联网大厂们也开始加速布局AI Agent(智能体)。字节跳动和百度等公司相继推出了智能体产品,如心响APP和扣子空间。这些产品的推出,不仅丰富了AI智能体市场的选择,也进一步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AI Agent是以大语言模型为基础的执行系统,目前市场上的Agent产品主要分为三种:面向普通用户的通用型Agent、面向B端行业的垂直Agent应用以及面向普通开发者的智能体搭建平台。其中,通用型Agent的竞争最为激烈,既有百度、字节等互联网大厂参与,也不乏Monica这样的创业公司。

大厂们争夺AI Agent市场的话语权,一方面是为了寻找大模型能力的落地方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争夺AI互联网时代的入口权。当用户行为逐渐转变为对Agent下达命令,由Agent调取不同的软件完成具体任务时,Agent无疑将成为新的核心交互入口。

在通用型Agent领域,各大厂的发展路径并不完全相同。百度的心响更关注大众生活场景,如AI绘本、AI相亲等生活化的应用场景;而字节的扣子空间则主打协同办公,具备“探索模式”与“规划模式”,能够深度处理跨行业市场调研等复杂项目。阿里也与Manus合作,基于通义千问模型实现了Manus的全部功能,并推出了另一款AI智能体“心流”。

尽管智能体赛道火热,但目前尚未出现能完整解决用户痛点的通用型Agent。用户在对比使用扣子空间和心响等产品后发现,这些产品在完成内容层面任务方面表现出色,如定制旅行攻略和穿搭、梳理资料制作PPT等;但一旦涉及到跨应用操作或研究深度更高的任务时,完成度就大打折扣。有用户直言,更希望Agent能帮忙点外卖、订票等日常操作,但目前这些功能还无法实现。

作为工作和生活助手,Agent调动不同APP等应用是基本条件。然而,由于内部数据和模型的差异,不同应用之间往往处于“孤岛”状态,想要互联互通需要统一的标准化接口。Anthropic推出的MCP协议解决了这一难题,但目前接入MCP的公司仍属少数。有从业者指出,接入MCP意味着把流量入口交出去,这对于许多公司而言是一个艰难的选择。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