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孩子参加马斯克线上营地三周以来的显著变化,从最初的不敢发言到如今能够流利地与外国同学交流,这段经历不仅让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让家长的教育观念受到了冲击。
据了解,这个马斯克线上营地自6月初开始便在网上备受关注,不少家长选择为孩子报名。然而,在报名初期,家长们心中充满了疑虑。期末考试临近,营地课程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复习?由于时差原因,每周只能上一次课,性价比是否不高?营地以何种形式进行?孩子能否适应这种学习模式?这些问题困扰着家长们。
营地课程开始后,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老师仅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出现,大部分时间保持沉默;孩子虽然口语流利,但难以参与到讨论中,只能默默聆听;课程内容看似以游戏为主,但家长不清楚孩子究竟学到了什么。尽管孩子每天兴奋地准时上线,但家长的困惑和担忧并未减少。
然而,经过一周的营地生活,这位家长逐渐了解了营地的真正目的。马斯克线上营地为期四周,每周一个主题,孩子们通过游戏的形式完成四轮挑战。游戏并非目的,而是锻炼孩子的“软实力”,如分析评估能力、思辨能力、决策能力以及团队凝聚力等。每周有六天上课时间,每两天内容一致,但每次进入课堂遇到的老师和同学都不同,这让孩子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营地课程的设计看似老师大部分时间都不在,但这正是营地想要塑造的核心理念。老师仅在开始和结束时组织课程,中途仅在必要时给予引导。孩子们需要自己解决问题,快速适应不同的团队和环境。这种教学方式让孩子走出舒适区,不断面对未知和挑战,从而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位家长表示,营地课程不仅锻炼了孩子的口语和听力能力,还让孩子学会了如何在混乱中找到清晰的方向和方法,如何在不可预测的条件下进行决策和调整。孩子还学会了专注、逻辑和表达,以及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和协调。这些能力都是未来职场中不可或缺的。
营地课程结束后,家长收到了官方的反馈。反馈中提到,孩子对问题的理解逐渐加深,学会了分析团队制定计划和协调行动的程度,以及在混乱中找到自己的出路。这些话语让这位家长深受触动,颠覆了原有的教育观念。家长开始反思,我们曾经对孩子的“帮助”是否过于急功近利?是否屏蔽了孩子面对困难和挑战的机会?
事实上,马斯克的线上营地并非无人管理或纯粹的游戏。它通过线上游戏的形式,让孩子接触到真实世界的生存模式。孩子们需要不断挑战自己,认识不同的人,迅速开展合作。他们需要接受不同的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认同与被认同,否定与被否定。这种教学方式让孩子学以致用,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总结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正如营地教育理念中所说的那样,链接真实的世界,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和经验进行学习和成长。营地让孩子学会遇见冲突、解决冲突,学会缓和与沟通、表达与被否定。这些经历让孩子为生活中的问题做好准备,不断练习,在不断经历的起起伏伏中,走向属于他们的人生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