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行业步入慢增长时代,红海竞争愈发激烈。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存餐饮相关企业已超过1569.9万家,且近五年来注册数量逐年攀升,2024年更是达到历史高峰。然而,随着消费景气度下滑,餐饮行业的收入增速明显放缓。2025年一季度,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7%,较2024年的5.3%进一步降低,创下近十年来除特殊年份外的最低增速。
面对如此严峻的市场环境,众多餐饮企业纷纷寻求破局之道,其中不乏通过IPO寻求资金支持的案例。近年来,包括小菜园、绿茶餐厅、老乡鸡、遇见小面在内的多个餐饮品牌,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上市进程。其中,绿茶餐厅的上市之路尤为曲折,自2021年以来已五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前四次均以失败告终,终于在近期通过聆讯,并于5月8日宣布开启招股,预计16日正式挂牌上市,计划发行1.68亿股,筹资超12亿港元。
然而,绿茶餐厅当前的经营状况并不乐观。2024年,其翻台率、同店销售额等关键指标均出现下滑。作为一直走平价路线的餐厅,绿茶曾以其独特的江南水乡装修风格和高性价比的菜品吸引了大批消费者,成为初代网红餐厅之一。但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新鲜感的追求日益提升,以及短视频、探店达人等新兴传播方式的兴起,绿茶的网红光环逐渐褪色,创新乏力的问题日益凸显。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绿茶的翻台率、日均销售额和日均接待人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与此同时,客单价也在逐年下降,从2022年的62.9元降至2024年的56.2元。尽管餐厅数量有所增加,营收仍在增长,但增速已大幅下滑,2024年仅同比增长6.9%,远低于2023年的51.1%。
绿茶餐厅的控股股东、创始人夫妇王勤松和路长梅的薪酬却在连年大涨。2024年,王勤松的年薪达到201.1万元,较2023年上涨92.4%,较2022年更是上涨了391.7%。绿茶还曾在2023年5月宣布向股东派发3.5亿元的股息,这笔金额甚至超过了其2022年和2023年净利润之和。然而,与此同时,绿茶却未给部分员工足额缴纳社保和公积金,2022年至2024年欠缴总额分别为710万元、900万元和1150万元。
除了内部管理问题外,绿茶餐厅还面临着产品创新不足和预制菜争议等挑战。作为主打融合菜系的餐厅,绿茶需要具备强大的产品创新研发能力。然而,近年来提起绿茶,消费者印象最深刻的依然是成立之初的“面包诱惑”和“绿茶烤鸡”等招牌菜,新品研发几乎未掀起大的水花。绿茶还因未在菜单中标注预制菜信息而引发消费者热议,证监会也在其IPO备案材料中要求绿茶说明食品供应链具体模式和预制菜占比。
在寻求新增长点方面,绿茶餐厅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尽管外卖业务有所增长,但占总营收的比例仍然较低。同时,绿茶正试图通过扩张来加码布局下沉市场,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拓展563家门店,其中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将拓展385家,占比高达68.38%。然而,这一扩张计划势必进一步增加绿茶的成本压力,进而压缩其利润空间。
面对网红滤镜的褪色、产品创新乏力、内部管理问题以及扩张挑战等多重困境,第五次冲击IPO的绿茶餐厅能否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尚存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