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科技大学发布2023-2024学年本科教学质量全面报告
近日,太原科技大学正式公布了其2023-2024学年的本科教学质量报告,该报告详细展示了学校在教学质量、学科建设及学生就业等多方面的成果。
作为自我评估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不仅是太原科技大学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回应社会关注的具体行动,更是展现学校风采、宣传教育理念与成就的重要窗口。学校自1952年创建以来,历经多次更名与变革,从最初的太原重型机械学院,到如今的太原科技大学,始终致力于高水平研究应用型大学的建设。
在学科建设方面,太原科技大学现有省级“1331工程”优势特色学科1个,服务产业创新学科群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升学科群各2个和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6个。其中,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三个学科已跻身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9个,以及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
在2023-2024学年,太原科技大学共有6305名本科毕业生,毕业率为100%。其中,1201名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升学率为19.05%,包括26人出国(境)留学。就业方面,5428名学生已经落实就业,初次就业率为86.09%,显示出学校良好的就业导向。
从毕业生的职业分布来看,行业选择较为多元,机械/仪器仪表、建筑工程、行政/后勤、电气/电子(不包括计算机)、计算机与数据处理等行业成为毕业生的主要去向。用人单位方面,民营企业/个体企业吸纳了近半数的毕业生(51%),国有企业则吸纳了35%。超过半数的毕业生在1000人以上的大型用人单位就业。
地域分布上,山西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地区,占比达到34.7%。省外就业方面,江苏、山东、北京和浙江等地成为毕业生的热门选择。从具体城市来看,太原以13.4%的就业率位居首位,北京、运城和天津等地也吸引了大量毕业生。
此次报告的发布,不仅展示了太原科技大学在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方面的成就,也反映了学校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的努力与成果。这些数据和信息,对于学校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优化学科建设、以及更好地服务学生就业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