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国际黄金价格的持续攀升,一种名为“金包银”的首饰在下沉市场悄然走红,引发了广泛关注。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王立新,在近期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针对这一现象发表了看法。他指出,“金包银”首饰并非黄金饰品的替代品,两者之间存在本质差异,并且市场上存在信息混淆的情况。王立新强调,“金包银”这一称谓模糊不清,极易引发争议,它更像是一种临时性的产品。
王立新进一步解释说,由于“金包银”首饰的黄金层厚度难以测量,目前国家尚无法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检测。他呼吁经营者应秉持诚信、务实、可靠和负责任的态度来推广产品。面对金价高企的现状,他建议消费者可以考虑选择硬足金饰品。硬足金在保持足金纯度的同时,通过技术处理增加了硬度,使得在相同价格和预算下,能够展现出更为精致的设计和质感。例如,2克的硬足金饰品能呈现出6克的效果,10克的产品看起来则如同20多克一般。
早在今年春节期间,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已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购买“金包银”首饰时需谨慎鉴别,切勿轻信商家的虚假宣传。据中消协介绍,商家在销售时通常会以金重和银重作为卖点进行宣传,但实际上很难验证两者的具体分量,即便是珠宝行业的专家也难以准确分辨。市面上的“金包银”首饰,无论是实体店还是网络渠道,其本质多为银首饰,且多为镀金处理,而非传统意义上的手工“包金”。
近期,国际金价再次迎来暴涨。5月5日,现货黄金价格上涨2.85%,报每盎司3332.85美元;COMEX黄金期货价格则上涨3.09%,报每盎司3343.50美元。受此影响,国内金饰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5月6日,周生生足金饰品的价格上涨至每克1023元,较前一日上涨了23元;周大福足金饰品的价格则达到每克1026元,较前一日上涨了28元。这一系列价格变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消费者对黄金饰品市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