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型零食超市”鸣鸣很忙正式冲刺港交所上市。近日,该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标志着这一深耕下沉市场的零售巨头有望迈入资本市场。
鸣鸣很忙的快速崛起,离不开其对县城与乡镇市场的深度布局。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约58%的门店位于这些区域,成功抓住了下沉市场的消费潜力。这一战略不仅帮助鸣鸣很忙迅速扩大规模,更推动了其业绩的飞速增长。从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42.8亿元飙升至393.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高达203.0%,2024年全年的GMV更是达到了555亿元。
招股书还披露了鸣鸣很忙的门店数量情况,截至2024年年底,公司门店数量已超万家,且仍在快速增长中。这一扩张速度不仅体现了公司的市场影响力,也反映了消费者对经济型零食超市的强烈需求。
鸣鸣很忙由零食很忙和赵一鸣零食合并而来,两家公司分别由晏周和赵定在湖南长沙和江西宜春创立,各自发展成为零食量贩行业的佼佼者。经过激烈的市场竞争后,双方最终选择合并,共同打造鸣鸣很忙这一零售品牌。
鸣鸣很忙的崛起,是中国“经济型零食超市”行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日益关注,这类超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零售市场的一股新势力。它们以低价、高品质的产品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尤其是在下沉市场,更是赢得了广泛的认可。
除了鸣鸣很忙外,其他经济型零食超市也在迅速扩张。例如,万辰旗下的“好想来”量贩零食已签约门店数量超过1.5万家,在营门店超1万家。这些超市的快速发展,不仅推动了行业的整体繁荣,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购物选择。
在零售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经济型零食超市的崛起尤为引人注目。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王小毅指出,今年一季度以来,零售行业趋势转好迹象明显,投融资活动日益活跃。这一趋势不仅体现在经济型零食超市领域,也蔓延至日化、服装等多个领域。
然而,随着市场规模的迅速扩大,成本和风险也随之增加。如何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稳住核心竞争力、科学分配利润,成为经济型零食超市面临的重要挑战。对此,一些超市开始探索自有品牌建设,通过直接绕开品牌商、优化供应链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品质。
以鸣鸣很忙为例,公司不仅注重产品的性价比,还积极推动自有品牌建设。通过深度整合供应链、优化选品策略等方式,公司成功打造了一系列备受消费者喜爱的自有品牌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品质上乘,而且价格亲民,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经济型零食超市还面临着线上购物的竞争压力。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这些超市开始注重线下消费体验的提升。例如,通过优化门店布局、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为消费者营造更加舒适、便捷的购物环境。
尽管面临着诸多挑战,但经济型零食超市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随着消费者对性价比的持续关注以及零售行业的整体回暖,这类超市有望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同时,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经营策略,它们也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零售行业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