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境电商的广阔舞台上,中国卖家以其庞大的数量和显著的竞争力,成为了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跨境电商平台源自何方,只要对中国市场敞开大门,中国卖家便占据了绝大部分席位,大卖家更是高达八成至九成。
这一现象揭示了一个事实:在跨境电商领域,中国卖家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关税的调整,无论是增加还是减少,只要涉及中国卖家,大家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便大致相同,因此关税变动的影响也就相对有限。
然而,关税战在中国卖家内部还是产生了微妙的变化。首先,新卖家往往因对行业的不熟悉,面对关税调整时容易心生畏惧,担心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其次,对于依赖自建站和小包裹从中国直接发货的商家来说,关税调整迫使他们改变原有的运营模式,比如Temu等平台就加大了对海外仓的支持力度。但危机往往伴随着机遇,对于那些心智成熟、依托大型平台或海外仓进行仓储配送的中小卖家来说,关税战反而成为了他们扩大市场份额的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跨境电商在中国对美出口中占据了一定比例,但这一比例并不高,仅为16%左右,出口金额约为700多亿美元。相比之下,苹果公司单独从中国输往美国的产品货值就达到了约700亿美元。因此,跨境电商并不能简单等同于对美出口。
跨境电商的广阔天地中,大型企业、装备制造业以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海尔、联想、美的等长期布局海外市场的大企业,装备制造业在东南亚、中东等新兴市场的拓展,以及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的快速增长,都成为了跨境电商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北美市场由于高关税壁垒而并未成为其主要目标市场。
在商品类目方面,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成为了关税调整的主要对象。沃尔玛等主要销售商已经表示,关税增加所导致的价格上涨将由美国消费者来承担。因此,关税战实际上主要影响了那些个体工商户,也就是所谓的“海外倒爷”。
尽管如此,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的竞争力依然强劲,且难以复制。全球供应链的刚性需求使得中国在这方面的供应链配套远超其他国家,即使在关税的重压之下,中国依然保持着明显的优势。这种优势是无可替代的,也是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
面对关税战,中国跨境电商的代表平台Temu和SHEIN已经宣布,从4月25日起因关税而调整价格。然而,这并不能动摇中国制造和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全球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继续推动中国跨境电商的发展。
对于这一系列现象和趋势,您有何看法?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