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银投资董事长陈蔚近日在接受专访时强调,依托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背景和定位,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正逐步成为资本市场中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耐心资本。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五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下属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已在资本市场通过债转股和纯股权方式实现了过万亿元的股权投资。自去年9月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由上海扩大至北京、天津等18个城市以来,交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交银投资)积极行动,率先在这些城市布局基金设立和项目储备,支持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陈蔚表示,交银投资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参与债转股与股权投资试点,并在支持科创企业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做法。随着股权投资试点范围的进一步扩大,交银投资计划在2025年实现股权试点工作在18个试点城市及其所在省份的全域覆盖,积极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交银投资自2017年成立以来,就将支持科技创新型企业作为最重要的业务之一,运用债转股和股权直投产品持续助力科创企业成长。作为首批银行债转股试点实施机构之一,交银投资不仅通过债转股方式降低社会总杠杆率、有效处置不良资产,还通过改善被投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近年来,交银投资在股权投资试点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管理的表内外资产规模大幅提升。得益于交通银行在上海的主场优势,交银投资在募投管退等全流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专业团队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成了多个科技金融特色案例。
陈蔚指出,银行AIC具有耐心资本的特征,即直投能力强、资金期限久、稳定性好,更注重社会效益。去年中央提出“壮大耐心资本”的要求,对于银行AIC机构而言,这既是责任,也是实现良性发展的机遇。交银投资将继续发挥耐心资本的作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在业务推进过程中,交银投资始终坚持市场化经营的理念。自去年9月新政实施以来,交银投资已有17只股权直投基金落地,并担任管理人角色,发挥主动管理作用。交银投资构建了覆盖科创企业种子期、早期、扩张期、成熟期等四大产品线,满足各类企业的股权投资需求。
交银投资还积极贯彻母行的上海主场战略,助力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结合上海地区股权投资特点,交银投资每年对上海地区企业的股权投资额不低于当年新增投资额的20%,对上海地区中早期科技企业投资笔数不低于当年新增投资笔数的50%。目前已投资的上海项目都具有科技企业标签,近一半的投资属于A、B轮投资,凸显了“投早投小投科技”的特征。
交银投资在风控与科创成长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在股权投资中,交银投资面对的是大量成长型企业,需要在不同赛道中找到最有成功概率的企业。银行AIC的全面紧密客户关系和注重企业经营研判的优势,使其成为推动企业经营改善、实现股权价值提升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