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方锦龙·深圳(福田)民族民间音乐周”在鹏城掀起国乐热潮,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文化盛事以一场深度研讨会启幕,三场高水准音乐会贯穿核心,通过多元表达推动民族音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9月3日,福田区图书馆报告厅内,国乐艺术家方锦龙与广东卫视《国乐大典》执行总导演陈遥展开了一场关于国乐未来的思想碰撞。这场以“国乐综艺化探讨”为主题的见面会,从方锦龙2002年担任TVB8金曲榜颁奖嘉宾的往事切入,延伸至当下“国乐与相声融合”等创新实践。180个座位被观众挤满,其中近三分之一来自深圳民族音乐教育领域,他们直言这场对话“信息量极大”,为教学与市场结合提供了新思路。
三场主题音乐会成为本次音乐周的绝对亮点。尽管售票窗口仅开启半个月,深圳音乐厅仍迎来爆满场面,印证了“方锦龙”品牌与民族音乐的强大吸引力。
首场《七彩云南》音乐会中,方锦龙与云南民族乐团副团长杨瑜化身“音乐导游”,边演奏边讲解彝族四弦、傣族玎琴等少数民族乐器的故事。当《耍酒》《欢乐的景颇山》等曲目响起,观众仿佛置身彩云之南,现场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
第二场《东风西渐》音乐会则上演了一场跨文化对话。巴黎中乐团团长王成懿携乐团与方锦龙联袂,巴黎歌剧院特聘音乐家Matthieu Lecoq的大提琴与呼麦技艺惊艳全场,旅法琵琶演奏家刘轶青的表演引发观众点名欢呼。方锦龙与古筝演奏家陈健合作的《春江花月夜》赋予经典新解,法国“二胡骑士”Eliott Tordo的自学成果同样令人赞叹。为致敬岭南文化,音乐会特别安排《平湖秋月》《雨打芭蕉》等广东音乐环节,展现大湾区“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
闭幕演出《音乐·诗经》将氛围推向高潮。方锦龙与作曲家马久越及“聆听中国室内乐团”默契配合,以《琼瑶》《玄鸟》等篇章重构《诗经》意境,现代国乐与古老诗篇碰撞出深远韵味。返场环节中,全场观众在方锦龙带领下齐唱《沧海一声笑》,热烈氛围为音乐周画上圆满句号。
音乐周的辐射力远超舞台本身。据统计,来自法国、新加坡、阿联酋、沙特及中国香港、北京、上海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超过200人,其中不乏将“方锦龙国乐现象”作为文化样本研究的专业乐迷。他们的到来直接带动了福田的文旅消费,从酒店住宿到餐饮消费,文化品牌的经济效应显著。
9月7日,方锦龙与法国巴黎中乐团艺术家在深圳音乐厅前拍摄城区宣传片。中外音乐家以中西乐器合奏《赛马》,激昂的旋律赞美深圳的城市精神,通过音乐语言向世界传递福田的现代化与国际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