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摩智能WAIC 2025:吴强展望端边大模型,欲让AI算力普及如电力

   时间:2025-07-27 15:46 来源:天脉网作者:江紫萱

在上海盛大开幕的“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国产算力技术的最新进展成为了各方瞩目的焦点。其中,后摩智能的展台尤为引人注目,其M50系列产品首次惊艳亮相,与力谋®BX50计算盒子、力擎LQ50 Duo M.2卡等核心产品共同占据了展台的核心展示区域。

后摩智能,一家专注于端边大模型和存算一体技术的芯片企业,此次推出的M50芯片专为AI大模型推理设计,旨在为AI个人电脑、智能终端等场景提供高效算力支持。M50芯片凭借160TOPS INT8、100TFLOPS bFP16的物理算力,搭配最大48GB内存与153.6 GB/s的超高带宽,在典型功耗仅10W的情况下,能够支持PC、智能语音设备、机器人等智能移动终端高效运行1.5B到70B参数的本地大模型,实现了高算力、低功耗与即插即用的完美结合。

后摩智能CEO吴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未来大模型的发展将呈现两大趋势:一是重心逐渐从训练向推理迁移;二是从云端智能逐渐向边端或端边智能迁移。他预测,未来的计算格局可能是端、边、云的混合体,其中90%的数据处理将在端和边完成。吴强将M50芯片视为后摩智能过去两年努力的成果,并透露后续将推出更多芯片以解决端边大模型的算力、功耗和带宽问题。

后摩智能自2020年创立以来,便致力于基于存算一体技术的大算力AI芯片研发。作为该领域的早期探索者,后摩智能已建立起一定的技术优势。存算一体技术通过将计算逻辑直接嵌入存储单元,减少数据在存储器与处理器之间的传输,从而显著降低数据传输延迟和功耗,提高系统性能。吴强强调,国产替代企业不能简单照搬海外产品的技术路径,而应通过差异化的技术路线来应对与国际巨头的竞争。

在吴强看来,后摩智能的市场竞争力在于其性价比。他提到,功耗敏感和成本敏感是端边市场的特色,只要对客户创造价值,就有人愿意买单。后摩智能通过存算一体技术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推动AI大模型在端边侧实现离线可用和数据隐私保护。

后摩智能在目标市场上曾有过一次重要转向。2023年下半年,后摩智能最初选择了切入智能驾驶领域,推出了国内首款存算一体智驾芯片后摩鸿途H30。然而,吴强很快发现自动驾驶赛道竞争过于激烈,格局逐渐稳定,给新入局者的机会越来越少。因此,后摩智能迅速调整策略,将目光投向了端边大模型市场。

替代图片,原图片链接已删除替代图片,原图片链接'每经记者 陈婷 摄'已删除,用空白图片替代

吴强表示,端边大模型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会。无论是商业还是个人用户,端边的AI都有可能成为更懂用户的AI。因为它具有实时响应快、使用成本低、数据隐私更安全以及用户体验更好等优势。未来,这将成为一种趋势。基于这一判断,后摩智能快速调整了芯片产品,推出了针对大模型优化后的M30芯片,并进一步推出了M50系列产品。

目前,M50系列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终端、智能办公、智能工业等多元领域,均能在离线状态下实现全流程本地处理,从源头杜绝数据联网传输风险。吴强还透露了后摩智能的意向客户,包括联想的下一代AI PC产品、讯飞听见的下一代智能语音设备以及中国移动的全新一代5G+AI边缘计算设备等。

对于日渐火热的具身智能给芯片行业带来的机会,吴强认为,机器人包括具身智能机器人是一个新兴的垂直赛道,格局还未定,大家还有机会。尽管具身智能的发展还处于早期阶段,专门为它做一个芯片来养活自己还不太可能,但他看好这一领域的未来。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