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上市火爆,销量纪录引关注
小米YU7在6月26日晚正式上市,瞬间引爆了市场。仅开售3分钟,大定订单(可退定金)便突破了20万辆大关。第二天,小米宣布,上市18小时内,小米YU7的锁单量(定金不可退)已高达24万辆。这一销量成绩,在中国汽车历史上堪称罕见。
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在发布会后的媒体采访中坦言,原本对YU7的销量预期并不高,只希望能超越SU7的表现,但如今的订单量“远超想象”。然而,随着销量的激增,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浮现。
小米YU7的交付期被排到了2027年,这让不少用户感到焦虑。他们担心,长时间的等待可能使他们面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变化的风险。部分用户反映,小米原本推出的SU7转YU7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偏差,导致他们不仅未能成功转配,反而多出了一个YU7的订单。
小米汽车官网显示,目前SU7的最短交付周期为33周,最长则需41周;而YU7的最短交付周期更是达到了45周,最长则需62周。这背后反映出小米汽车产能的严重不足。目前,小米汽车仅有一座于2024年3月投产的一期工厂,年产能为15万辆;二期工厂虽预计于今年7月底全面投产,但年产能同样只有15万辆,且新工厂投产初期还需经历产能爬坡期。
在超20万YU7车主中,不少用户因等待时间过长而选择要求退定金。一位北京准车主表示,他可能需要等待53周才能提到自己的YU7,这让他感到非常不满。他担心,到时候购置税可能增加,或者小米又推出了更好的车型,自己的车很可能就成了旧款。因此,他要求小米汽车退还5000元定金,但遭到了拒绝。
类似要求退定金的用户并不在少数。他们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但共同点是都被拒绝退定金。其中,一部分用户是听了销售的话以为今年底前可以提车而下单,结果却被告知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另一部分用户则是从SU7改配YU7失败,导致拥有了两张订单;还有一部分用户则是发现配置单和宣传不符,要求退定。
小米汽车还因SU7转YU7政策执行不清而导致部分用户重复下单。雷军在一次直播中透露,SU7与Ultra的转单数占YU7订单总数的不到15%,这意味着可能有数万辆的重复订单存在。
对于交付周期过长可能导致的购置税增加风险,小米汽车官方解释称,交付时间为预估时间,可能会随着产线磨合提效、产能挖潜爬坡而有所变化。然而,这一解释并未能消除用户的担忧。
面对小米YU7的火爆销售,其他车企也纷纷推出了针对小米YU7锁单用户的优惠政策,试图将其转化为自己品牌的用户。然而,这一政策的转化率并不高。一位蔚来门店店长表示,他们遇到的小米YU7准车主中,真正能被转化的只有极少数。他认为,这主要是品牌差距和保值率问题导致的。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小米YU7的成功上市无疑为小米汽车打开了新的局面。未来,小米汽车能否克服产能瓶颈,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