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阳市安岳县两板桥镇巴岩村,近日引发了一场关于“九龙浴太子”石刻的发现风波。有自媒体博主发布视频,声称在一处崖壁清理杂草时意外发现了这一珍贵石刻,并声称这是全国罕见的题材之一。
然而,真相并非如此。据巴岩村的一名村干部透露,这处所谓的“九龙浴太子”石刻实际上是1984年由当地村民集资雕刻的现代作品。除了这一题材,同期还雕刻了“千手观音”、“华严三圣”等其他佛教题材的石刻造像,并修建了一座庙宇。但由于长期无人管理,这些石刻和庙宇逐渐荒废。
“九龙浴太子”这一石刻题材源自佛教经典中释迦牟尼诞生的故事,在重庆大足宝顶山大佛湾等地也有类似的石刻作品。大足石刻研究院曾在其官方微信公众号中提到,九龙浴太子图的上方为圣迹池,池水终年冲洗着刚刚诞生的释迦太子,而匠师巧妙地利用天然水渠,将龙口吐出的冷暖二泉融入石刻艺术之中。
同样,在泸州市泸县玉蟾山也有一处“九龙浴太子图”石刻,雕刻精细,每逢大雨天,山崖上的水会顺着崖壁流入石窟上方的水槽,再从龙的嘴巴里流出来,形成独特的“九龙浴太子”场景。
巴岩村村委会副主任何永强表示,村里的这处“九龙浴太子图”石刻正是参照大足石刻的风格雕刻而成。然而,由于长时间无人管理,这些石刻造像逐渐被遗忘。直到最近,一些自媒体博主在探访时发现了这些石刻,误以为是古迹,并拍摄视频发布到网络平台,引发了这场风波。
尽管这场发现风波最终证明是一场误会,但这也提醒了人们,在探索历史文化时,应保持审慎态度,避免误传和误导。同时,对于这些珍贵的现代雕刻作品,也应给予适当的保护和利用,让它们成为传承和弘扬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