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开物》舞剧郑州上演,演绎“大明理工男”宋应星的传奇人生

   时间:2025-05-24 12:18 来源:天脉网作者:沈瑾瑜

《天工开物》以宋应星的人生经历为主线,通过“赶考”“著书”“山河”等多个篇章,生动展现了他在六次科举落榜后,如何潜心钻研中国古代科技工艺,最终成就一番伟业的历程。舞台上,舞蹈、影像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让这部古老的著作仿佛“活”了过来,带领观众穿越时空,亲眼见证宋应星在乱世中坚持著书的坚韧与智慧。

在此前的巡演中,《天工开物》已经走过了11个城市,演出了25场,场均上座率超过90%,累计观众超过3万人,全网曝光量更是突破了4亿次,成为了一部名副其实的“现象级”舞剧作品。导演陆川将电影拍摄手法融入戏剧创作,通过双层纱幕打造虚实结合的舞台效果,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实验性的艺术空间。

剧中,青年与老年宋应星分别由吕科镝和马蛟龙饰演。在分享会上,吕科镝表示,他通过舞蹈展现了宋应星从意气风发的少年到经历人生低谷的转变,展现了一个敢于坚持自我、逆流而上的科学家形象。而马蛟龙则通过克制的肢体语言,传递了老年宋应星的孤独与坚韧,让观众深刻感受到了戏剧的力量。

剧中还塑造了涂绍煃和宋应昇等鲜明的人物形象。涂绍煃由姚亮饰演,他是宋应星的亲家、玩伴,更是其科研路上的资助者与知己。而臧彦杰饰演的兄长宋应昇,则是今年新加入的角色,他作为宋应星的“反面镜像”,既约束弟弟的“不务正业”,又暗中为其著书提供庇护,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层次和深度。

舞剧《天工开物》的舞美设计也堪称一绝。设计师参考了大量明代史料,通过对画卷、建筑、器物、服饰等资料的研究,提炼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并巧妙地将原书中123幅白描绣像插图融入舞台设计,使整部作品充满了浓郁的明代风情和艺术魅力。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更多>同类天脉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媒体信息
新传播周刊
新传播,传播新经济之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隐私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